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07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21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308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1112篇
社会学   71篇
统计学   6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对汉以后文献"择"释"通用的情况以及古籍校勘在处理"择"释"异文方面的失误做出说明,并对"择"释"通用的性质进行讨论,"择"本身有舍弃义,"择"通"释"的说法,是根据后代用字习惯对"择"表舍弃义所作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2.
汉语实词一词的多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词义功能转化所致。汉民族思维的意会性,汉语词义丰富的内涵义等,都使得汉语实词词义功能转化成为可能,对丰富汉语表达方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3.
假设连词“哪怕”的演变及其动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汉语假设连词“哪怕”来源于动词“怕”。“怕”从动词演变为副词又演变为连词,句法位置的改变和词义的虚化是其主要动因。而语法扩展则是“怕”完成双音化演变为连词“那(哪)怕”的主要动因。笔者试图对假设连词“哪怕”为个案做出初步的考察,以探寻汉语连词演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4.
应用参数化、模块化有限元建模技术和接触技术仿真半椭圆表面裂纹(前缘曲线和节点),提出了在裂纹前缘形成辐射状奇异单元网格的建模方法和采用有限元接触技术来施加裂纹模型边界条件的方法,实现了裂纹前缘奇异应力场和裂纹模型远场应力的模拟,建立了三维块体初始半椭圆表面裂纹多自由度扩展仿真模型.通过裂纹前缘离散点的正交扩展和拟合得到裂纹扩展前缘形状,使裂纹扩展更加具有自由度.提出了裂纹前缘拟合误差控制扩展步长的方法,使裂纹扩展过程中扩展步长可变.采用参数化、模块化建模技术建立了扩展裂纹模型,实验与仿真结果的比较表明两者基本吻合,说明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5.
时常见到对某些成语"误解误用"的批评,但"误解误用"的现象有增无减,个中缘由值得深思。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除少量确实属于误解误用外,绝大多数所谓"误解误用"的现象都可以作出合理解释:或者是成语原义使用范围的扩大、缩小和转移,这属于词义引申的范畴;或者是对成语原形的"异解另构",这属于同形异构的范畴。无论是词义引申还是同形异构所产生的新词新义新用法,都符合词汇发展演变的正常规律,所以具有不可扼杀的生命力。之所以有人把它们看成"误解误用",是因为把"不符合原义原用法"当成唯一判断标准,缺乏发展演变的眼光和理性分析的思维。  相似文献   
176.
词义猜测研究是二语习得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对20年来国内外词义猜测研究进行综述,梳理其发展历史、术语界定、研究范围(知识来源分类、推理策略分类和相关影响因素在词义猜测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并对词义猜测研究提出思考和展望,以期对学界在该领域取得突破和发展提供理论框架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7.
“出外”是常见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到外地去”,不够准确。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论证,“出”意为“到……去”.“外”既指“外地”又指“一定范围以外的地方”。“出外”的准确解释应为“到外面去”。本文的结论有助于现代汉语词汇的研究,也有益于汉语词典的编写。  相似文献   
178.
日语词汇“目”的惯用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被频繁的使用,其语义扩展也是源于隐喻和换喻的认知作用。与“隐喻”相关的用法包括基于“形状的相似性”和基于“抽象的相似性”两个方面。与“换喻”相关的用法主要是向“判断能力”扩展,向“关心、注目的能力”扩展,向“阅读能力”扩展,向“耳目”功能扩展和向。心理活动”功能扩展。  相似文献   
179.
文章在对比几种PLC端口的扩展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一种简单的基于FP-GA的PLC输入端口的扩展方法,通过实际硬件与软件编程的结合实验,验证了PLC输入端口扩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0.
词义和句法过去是分开研究的,最近开始关注两者的关系.对者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词义的变化会影响词的句法组合,反过来,句法也会影响词义的变化,还有的是词义和句法组合同时发生变化.着重讨论“语境吸收”和古代汉语的使动句式(构式)对词义变化的影响,并以“谓”和“言”为例分析了词的语义要素变化和词的句法组合变化对词义派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