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62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56篇
社会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踏莎行     
  相似文献   
32.
燕归来     
  相似文献   
33.
《金陵瞭望》2007,(8):14-14
江宁汤山麒麟门北1公里.便可见大道两侧各有一只巨大的石兽.这里便是1500多年前叱咤风云的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的归葬之地。刘裕(363-422),字德舆.小名寄奴.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比较明智的帝王,堪称一代有为之君。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来称赞他的传奇一生.  相似文献   
34.
寿词兴盛于南宋。辛派词人创作了大量的寿词,体现出一种共有的寿词情结。他们的寿词,或颂扬知己友人的德行才识,或表达对知己友人的同情与劝慰,或直抒一己的真实情怀,都联系着抗金复国这一时代主题,与一般士大夫寿词极言金玉富贵、互颂功德的主题倾向迥乎不同,体现出一种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35.
宋代文人士大夫大都以名节自砺 ,以道义相期 ,以开济自任 ,有强烈的经世思想、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正因如此 ,面对积贫积弱的国势 ,他们的忧世意识也特别强烈。即使在一向被视作花间尊前聊佐清欢的工具的“小词”中 ,也充满了文人士大夫浓郁的忧世情怀。具体而言 ,北宋词中“多北风雨雪之感” ,而南宋词中 ,“多黍离麦秀之悲”。  相似文献   
36.
宋遗民词人的交游唱和词是宋元易代之际词人交游唱和之风盛行的反映,是特殊文化形态下民族心灵历程的记录,是词体文学由传统“应歌”向“应社”转型的产物。所以,宋遗民词人的交游唱和活动,不同于以往诗人词客的风流雅集、诗酒唱和而带有亡国遗民隐逸生活实践的性质,对遗民词人群体的形成、群体人格精神的建构和创作范式的改变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宋遗民词人交游唱和之风盛行的成因中,可以看出宋元易代之际的某些时代风气、文人心理、生活观念、地域特点、社会审美习俗、文学创作倾向等,具有极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7.
中国古代女诗人的诗作大多风格柔婉缠绵,鲜有直面现实、反映社会历史事件的作品。但在靖康之变与南宋覆灭之际,宋代女词人在家国倾覆的时代遽变冲击下,突破了男性话语权的重围,创作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和心灵创痛的词作,见证了历史的转折和时代的艰辛。这种另类的女性文学书写,不仅抒写了她们的离乱哀思,更大的价值在于突破了男性对话语权的垄断,刻画了宋代知识女性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史对女性的忽略。  相似文献   
38.
苏门词人最初大都抱有一种积极的参政意识入仕,但愈演愈烈的党争使他们的用世之心受到打击,也使苏门词人产生了畏惧诗祸、文祸的心理,用世之心日渐消退而归隐之心日趋增加,佛老思想成为他们在遭遇党争打击后新的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39.
宋词是我国历代文学中最具有女性特质的文学。花作为具有这种典型特征的意象,几乎成了宋代女性词人的最爱,她们写了大量的咏花词,或歌咏景物,或寄托情怀,表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0.
大晟府词人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申崇宁五年(1106)九月至大观元年(1107)任大晟府乐令,大观二年(1108)十月出知常州,任典乐则在大观二年十月前。晁端礼于政和三年(1113)六月下旬赴大晟府,以谪散官而任制撰文字职事,一月后叙复,命官为按协声律,未及上任即卒。万俟咏、田为、江汉于政和三年五月后任制撰文字,后各有升迁。江汉政和六年至政和七年间(1116----1117)离开大晟府任密州通判,万俟咏宣和元年(1119) 八月前离开大晟府任秦川茶马司干当公事。田为自政和四年(1114)正月后至宣和元年十一月均在大晟府任职,先后任燕乐所制撰、修制大乐局管勾官、典乐、乐令、典乐、大司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