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5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194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91篇
人才学   83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1744篇
理论方法论   252篇
综合类   5001篇
社会学   476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510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486篇
  2011年   512篇
  2010年   477篇
  2009年   571篇
  2008年   541篇
  2007年   464篇
  2006年   420篇
  2005年   387篇
  2004年   335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308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501.
文章考察了作品中71组同素反序词的异同及其发展,并概括出4个方面的特点:一、意义关系以同义为主;二、内部结构以并列为主;三、同素反序关系具有临时性、过渡性;四、AB不同义的同素反序词生命力较强。  相似文献   
502.
詹幼馨先生遗著《南唐二主词研究》的特色,即“从总体出发,从部分入手,使整体贯穿于部分,部分映整体”进行评论  相似文献   
503.
懿德皇后萧氏,“姿容冠绝,工诗,善谈论,自制歌词,尤善琵琶。”近臣耶律乙辛等谋废太子,命他人作《十香词》,请皇后为其抄录,遂诬皇后与赵惟一私通,以她抄录的《十香词》为证。萧后以白练自刭,并作《绝命词》。萧后被诬案是辽代始终存在着的汉化与守旧两种势力斗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504.
敦煌文献中的《庐山远公话》和《叶净能诗》,是两篇宗教文学话本.它们都是佛教徒或道教徒利用民间说话艺术形式进行宗教宣传、神话宗教人物的宣传作品.《庐山远公话》叙东晋名僧惠远的故事,但除了惠远家住雁门、庐山出家的基本框架外,其他绝大部分情节、特别是其主干情节如白庄劫寺、远公为奴、远公与道安论议等都是作者虚构的.这种虚构在正统僧人看来是"诳",但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却是非常必要的,是文学的自觉.《叶净能诗》则把初唐至盛唐百余年间的明崇俨、申天师、叶法善、罗公远等著名道士的奇闻轶事都"捏合"在道士叶净能的身上,集中表现他的奇术异能.该话本有些情节写得饶有风趣,宣传教化及娱心两相兼顾.  相似文献   
505.
“V-ed”语法意义的认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运用词汇学有关多义词意义繁衍过程的基本理论,尝试论证了"V-ed"标记式所表示的三种不同意义(即表示过去时间,表示与说话的期待和看法相悖的情况,和表示客气委婉的语气)之间的关系符合多义词意义繁衍过程的连锁性模式(concatenation),繁衍的途径是概念的隐喻化.  相似文献   
506.
《词源》提出一系列逻辑范畴和美学概念 ,深入具体地研究了词之创作与欣赏的诸多问题 ,使词之探讨进入到崭新的境界。因此 ,《词源》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为后世词话奠定了理论基础。不足之处在于 ,《词源》过分沉湎于纯美学、纯艺术的理论思考 ,对词的社会历史内容及意识形态方面有所忽略。  相似文献   
507.
在儒家正统哲学中,"性"作为人得以成立之依据,乃是天赋的.这也可以表述为"性善论".<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的贡献在于,它论证了人性(天性)之实践环节在"心"上,由此形成"心性不二"的天-人关系框架.突出"心"之本体地位,"人道"内在同一于"天道",对"天道"的追求也实践地落实为人道追求;但另一方面,人道实践乃是天道实现的环节,又深刻地区别于"人类中心"的泥淖,从而有助于建立天-人,人-物的合宜关系.  相似文献   
508.
"沉郁"风格新释兼论陈维崧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对陈维崧词有比较全面的评述,而这些评述都以陈维崧词“所少者沉郁”这样一个论点为核心。对此问题,不仅旧时学者未能清晰论述,而且当代学者也因误会而忽视了其真正意义。本文从哲学层面对“沉郁”这一风格范畴进行了阐释,指出陈廷焯对沉郁之强调根源于对道德意识在文学审美中的重要性的确认,同时阐明其所以形成此种风格的内在原因。并由此对陈维崧词作的艺术特色略作考察。  相似文献   
509.
论汉语字、词、词素的本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文的"字"虽然很特殊,但汉语文的历史发展又使词和词素概念成为必要。古汉语基本结构单位以单音形式为主,是一种字、词、词素三位一体的"字本位语言";现代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以复音形式为主,是一种字、词、词素有别的"词本位语言"。当前的字本位理论是向古汉语的回归,不适应"词本位"的现代汉语;其"字"、"字组"概念所指歧异,不符合荀子提出的"善名"标准。恰当的选择仍应是让字、词、词素之名鼎足三分,各行其道。现代语言科学理应面向当今。  相似文献   
510.
词于诗为别体,多抒写男女之情,且发展出一种更坦率的抒情方式,但"以雅为宗",却是两宋文人词逐渐凸显的旨趣。词在宋代既为配乐传唱的流行歌曲,自然有市井闾巷之歌与文人雅士之曲的分野。宋代都市经济繁荣,说书、杂耍、歌舞等通俗娱乐艺术成为都市的一大行业。而文人迎合市场需要,以市井语入词,以世俗之语写世俗之情,成为一时风尚。本文以柳永、秦观、黄庭坚、石孝友等文人词为例,分析宋词的俚俗化现象,以揭示中国俗文学发展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