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6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33篇
管理学   77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84篇
人才学   4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413篇
理论方法论   190篇
综合类   4411篇
社会学   261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402篇
  2011年   413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446篇
  2008年   449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373篇
  2005年   330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281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3 毫秒
11.
《花间集》对民间曲子词过渡到文人词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花间词”既有文人“长短句之诗”的文学性,又具有民间曲子词的娱乐性,欧阳炯提出“诗客曲子词”这一称谓正好揭示了这种特征。  相似文献   
12.
口语是语言变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口语中的诸多表现手段缺少不了省略词的使用,而省略词的使用恰恰迎合了现代各种语言发展、变化的一个共同趋势,即简化趋势。本文从四个方面对现代俄语口语中省略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揭示了其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语义、语法、词汇、修辞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是一个既反映语言和思维的普遍性质,又反映民族语言特点的范畴。传统的语言理论未能掌握其实质,也未能正确解释语际共性和语际差异现象。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重新审视这一语言现象:其一,分析了多义现象的产生机制,指出多义现象是人类以特定认知手段为工具,对单个语言形式的核心意义进行扩展的结果,它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过程;其二,解释了语际共性和语际差异现象,揭示出多义现象的生成与民族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往对蒙古语近义词的研究 ,只从词义之间的关系出发 ,重点放在解释近义词的意义差别上 ,却很少涉及它的形式结构。虽然蒙古语绝大多数近义词的语音形式相互间毫无关系 ,但是 ,有些近义词的构成 ,具有一定的语音学和形态学基础。通过语音手段构成的近义词是由同一词分化而产生 ;通过形态手段构成的近义词是由同根词派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元初南宋遗民词人是一个颇具特色的群体,南宋遗民词中的隐逸词是宋亡后士大夫心理与境遇的反映。南宋遗民词人的心奥,南宋遗民词中隐逸词的新特点,是在宋末元初那一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其时的特有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蒋捷词风独特 ,与其家世、人品不无关系。蒋捷生于巨族 ,家风淳厚 ,正值壮年却痛失家国 ,惨遭离乱 ,一身民族正气使他隐而不仕 ,宁愿漂泊江湖。家世国运影响着词人的创作 ,其词既有飒然凛风之豪放 ,又兼绮丽纤柔之婉约 ,在宋词史上享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元代少数民族诗人萨都剌的族籍 ,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通过对蒙元史料中有关“回回人”、“答失蛮氏”、“本朱氏子 ,冒为西域回回人”、“回纥人”等记载的具体分析 ,论证了“回族说”的合理性。对自清代流行至今的“蒙古族说”的主要根据 ,如“蒙古青年王子传说”和“蒙古族化”等 ,进行了质疑和辩驳。  相似文献   
18.
以单位词为中心词的名词词组的深层结构决定单位词的语法特征和语义特征。该深层结构多半可以通过单位词的转换功能映现为主动句或被动句的表层结构。在表层结构中,主语名词除去语法形位后的最后一个音节和谓语动词的第一个音段的组合在语音上是可接纳的。  相似文献   
19.
伍振戈 《老年人》2004,(12):49-49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晚唐五代词人温庭筠(飞卿)、韦庄(端己)、李煜(重光)三人的词进行比较分析,评价说:“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秀,从语言的审美艺术角度看,指“篇中之独拔者也”,即篇中形象鲜明、秀美俊丽、光彩照人之处。王国维的  相似文献   
20.
谭献是晚清一位词学大家 ,在继承常州派张惠言、周济词学理论的基础上 ,根据自己创作和整理词集的经验和心得 ,提出了新的词学观点 ,进一步完善了常州派词论 ,对中国词学理论有杰出的贡献。谭献的词论主要有 :一、继承常州词派的观点 ,继续推尊词体。二、在词的创作方面 ,提倡比兴柔厚。三、在词的鉴赏批评上 ,提出“作者之用心未必然 ,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的著名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