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181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860篇
社会学   5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跨文化交际中的影视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大众传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视翻译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如口语化、人物性格化、情感化等.同时,由于中外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影视翻译必然受到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因此,译者在进行影视翻译时应以文化翻译观为依据,以译语读者为中心,注意信息传递的效果,力图达到译语观众与原语观众心理接受反映的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102.
译者主体性是指翻译过程中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前提下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从哲学角度对译者主体性进行探讨,这对译学研究具有一定建构意义。“理解的历史性”让我们看到了翻译活动的创造性特质,“期待视野”使译者对翻译策略有多元选择,凸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介入;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译者的主体性不是孤立的“占有性”独白,它应体现在与原作者及的语读者共存的平等对话中。  相似文献   
103.
文学翻译不仅受制于源语文化语境与原作者文化背景,而且也受到目的语文化语境和译者文化意识的制约。因此译者主体性体现在选取合理的翻译策略来协调两种不同文化,从而实现文化互动与交流。  相似文献   
104.
正像本书序言中所说,此书不是一本历史,也不是一本自传,而是作者根据亲身经历对历史事件的一些回忆,既然如此,在阅读本书之前,读者应该对作者有个大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5.
From \     
试图通过对海明威《雨中的猫》的原文和曹庸先生的译文的对比,从翻译的特殊 视角,运用韦努蒂提出的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来探讨海明威《雨中的猫》的翻译中译者的 角色,指出曹庸先生在翻译海明威《雨中的猫》的过程中选择了异化的策略,从而在形式上 使译者的角色得到了彰显。笔者尝试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对曹庸先生的译文中某些异化译法 予以归化翻译,继而提出归化的译法虽然在形式上是\  相似文献   
106.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鸿篇巨著,其诗歌是小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秋窗风雨夕>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所作长诗之一,它浸透着一种黛玉式的凄婉哀伤,并且体现了她的性格和命运.运用我国著名诗歌翻译家许渊冲在其诗歌翻译中体现出的译者主体性理论,对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与戴维·霍克思关于<秋窗风雨夕>的两种英译文进行比读和赏析.  相似文献   
107.
《徒然草》是日本古代随笔的双璧之一。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其思想性及中国古籍对其的影响上,对译本的研究很少。周作人和郁达夫的译者主体性对《徒然草》中译本差异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两者的译文都采用白话文,但周的译文夹带一些文言句式,语言风格略有差异。两者的译文对第七段中日本美学概念"もののあわれ"的翻译是介于"正译"与"误译"间的"缺陷翻译";郁达夫所呈现的第五段译文从语言学角度来说是对原文"破坏性的叛逆";第三段中两者译文中描绘的男子形象也大为不同;第八段中两者对久米仙人失其神通的态度也不同。两者的部分译文从语言学角度来看或为误译或可称"缺陷翻译",但都是译者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融入了翻译主体的自觉后的表现,可见译者在自我修养和思想参照体系内对原文进行接受、内化和再现过程中的主体性选择的痕迹。  相似文献   
108.
以电影《英雄》的字幕英译为例,拟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译者的主体性。关联理论视翻译为一种涉及人的大脑机制推理的语内或语际间的明示-推理阐释活动,认为译者作为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协调人,要推断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及阅读期待,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成功地完成交际。  相似文献   
109.
从译者的主体性分析孟浩然《春晓》的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活动是跨文化和跨语际的交际和交往活动,任何一种翻译活动都离不开在翻译主体中起决定作用的译者.在进行诗歌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地位更不可忽略.从唐朝诗人孟浩然写的诗<春晓>的十种译本着手,可对译者的主体性,即先在性、创造性、个性、心理、审美观等展开深入探讨及理性思考.只有对译者的主体性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认识,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生机,使译作的艺术生命力永不衰竭.  相似文献   
110.
本文探讨传统译论下的译者的隐身和文化转向后译者的显形与操纵,分析译者角色形成的哲学渊源,指出译者"隐形"下的忠实和对等是难以企及的理想,译者的显形肯定了译者的文化创造者身份,彰显了译者的主观能动作用,译者"操纵"说有"矫枉过正"之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