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71篇
  免费   356篇
  国内免费   135篇
管理学   231篇
劳动科学   28篇
民族学   349篇
人才学   31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212篇
理论方法论   430篇
综合类   14367篇
社会学   1504篇
统计学   29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265篇
  2019年   357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343篇
  2016年   429篇
  2015年   643篇
  2014年   1411篇
  2013年   1218篇
  2012年   1551篇
  2011年   1829篇
  2010年   1668篇
  2009年   1581篇
  2008年   1546篇
  2007年   1305篇
  2006年   987篇
  2005年   895篇
  2004年   828篇
  2003年   696篇
  2002年   659篇
  2001年   541篇
  2000年   374篇
  1999年   198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边口译员的角色或立场描述已从传统观念认为的"隐身""传送带""管道"等转变成"显身""交际促成人""文化斡旋人"等更为宽泛的解释.究其原因,前人所做的研究大都以译员角色为载体,从目的论、话语分析或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进行分析.文章则试图以翻译行为为载体,结合口译案例,从话语权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阐释,研究结果表明:译员对交际目标的把握是保证话语含意推理正确的关键,其推理结果会产生不同的翻译行为,包括语义行为、语用行为和功能翻译行为.  相似文献   
2.
中外儿童文学充满了“动物”色彩,动物文学因其独特的内涵和异质的美学魅力成为了对少年儿童大自然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特殊题材。通过论述动物文学与儿童文学交错重叠的关系,回顾了儿童动物文学的兴起,并从政治、社会、科技发展等方面分析其发展动力,综述我国儿童动物文学及其翻译研究较为匮乏的现状,挖掘其研究意义,肯定其对儿童成长的积极作用与影响,旨在为我国儿童文学翻译和儿童文学事业发展提供借鉴与新动力。  相似文献   
3.
4.
《边城》是京派小说家沈从文享誉世界文坛的代表作品,是描述“湘西世界”的典范之作。本文以杨宪益、戴乃迭英译《边城》为个案,分析杨氏夫妇如何在翻译中保留原文中的中国文化信息并成功传递给译文读者,向西方读者介绍了中国文化,并进一步细分、归纳了“抵抗式”翻译理论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5.
探究公示语言语行为以言成事的语用翻译策略,构思出言语行为的多元框架结构,展示语用理论对公示语翻译策略的动态阐释力。  相似文献   
6.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浪潮不断高涨,加强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建设是必然趋势。具体从教学法四大要素,即教师、教材、教法及学生四方面,探讨了加强科技英语翻译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2012年3D 版《泰坦尼克号》的华丽上映曾掀起影迷们对它的新一轮热捧。文章就同样备受中国观众喜爱的中国方言版《泰坦尼克号》为案例,结合功能目的论来探寻中国方言版字幕翻译的目的与性质,进而分析、总结英文影片字幕的中国方言版译制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了我国国际化进程,为促进高校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高校实施开放的外事政策,广泛开展外事活动,外事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了高校的对外开放程度。外事口译在高校外事活动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详细分析我国高校外事口译特点,在实践中的基础上总结出口译策略,以期解决外事口译的常见问题,提高外事活动质量,助力高校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10.
作为诗人的孙担担,在其诗歌创作中并没有完成诗歌的过渡抒情、表白和喧嚣,而始终以一种冷静的姿态审视个体的生活日常以及日常的细微之处,捕捉属于个性化的独特感受,并虔诚地秉持着属于个体经验的诗歌创作理念和诗歌理想,并立足于在"去我化"和"去抒情化"中进行现代汉语诗歌的创作,进而形成了其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