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3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40篇
管理学   41篇
民族学   75篇
人才学   3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605篇
理论方法论   248篇
综合类   3645篇
社会学   191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397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421篇
  2007年   363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302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论李觏的诗     
李觏的志节与境况,决定了他的论主张,其按内容大致可分为六类:交游、时事、咏史、咏物、写景、咏怀。颇受皮日休、韩愈等人的影响,又有所不同,这种同与异和宋风貌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林庚白是南社的重要作家之一,研究近代文学的学人往往简单地视林庚白为宋派成员,但事实上宋不能涵盖林氏一生歌的情感内容和艺术风貌。从早年对同光体的追慕到后来对宋派的反叛和超越,林庚白对同光体宋派理论的内省与改造体现在藉写史的自觉性,情绪与情感的现代性以及以社会主义者之身世与怀抱而为三个方面,为传统词创作注入了新的精神  气质和思想内涵。其五四以后的作也显示了旧体形式的歌在主动顺应历史潮流,渗入时代精神的条件下的内在生命力和创作实绩,不应为近现代文学研究所忽视。  相似文献   
13.
汪辟疆及其近代诗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辟疆认为近代的成就不仅在清代最高,而且在许多方面超过宋代,他的观点解构了陈衍的理论,重新建构了近代的体系。他对近代发展的认识,以及关于近代派与地域的划分等,受到了当时从西方传进的进化论的影响,也受到了清代传统朴学暨扬州学派的影响,还受到当时新的文学史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同光体的得名过程与命名的内涵、成因以及同光体与界革命派、南社的关系,过往的研究存在着某些偏颇与缺失.本文由基本史实出发,首先探求同光体得名的原因以及所包蕴的时代文化寓意,进而分析同光体流派形成的因素;其次从同光体、界革命派、南社的文学观念、思想立场、政治倾向、艺术形式等角度切入,重新审辨寻绎出同光体与界革命派、南社的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5.
因有以禅入、入画的传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僧、画僧、画僧。文人墨客创作的“禅意”、“禅意画”与禅僧禅心外化的“禅”、“禅画”有本质上的区别。苏曼殊画带有明显的禅佛色彩,如其画里大量出现的禅佛名相以及带有“依我自悟”表征的“我”的形象第一人称代词,进一步强化了其现代禅僧的身份特征。  相似文献   
16.
诗谶说的文学批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谶是鉴者将歌作品与人或相关人物命运相结合,以求歌与史实或本事互相印证的一种歌批评形式.它包含着兴亡谶、穷通谶(科谶与仕谶)、贫富谶、寿亡谶、祸福谶等内容,是汉儒以谶解学与命理学结合的产物,虽然披上了宿命论外衣,却汲取并深化了古代论的言志言情、知人论世、可以观、气象观说等多方面的内在精神.正确评价谶对批评地接受传统学遗产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论盛唐声诗和绝句为唐曲词发生的前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唐延续了初唐的去音乐化运动,古风中的乐府和歌行盛行,造成了音乐消费的空缺,以七言绝句为代表的声大量涌现以满足对声乐歌词的需求,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中唐时代,直到词体形式的代兴,才渐次出现了词体取代声的现象,因此,盛唐绝句声的兴盛可以看作词体发生的前夜。  相似文献   
18.
后村的写景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过程,首先是接受王维、姚贾和四灵的过程;其次是接受韩愈、孟郊等人的过程;最后是一个熔铸议论,超越写景的过程。后村写景的特点首先是直书所见,绝无“滑溜机械”的缺点;其次,后村出游时对古人的碑帖和题尤为感兴趣,总是一目十行地诵读或者长时间地把玩。因此,后村的山水充满了浓郁的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9.
唐代音乐发达,音乐文化是唐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而音乐创作颇为兴盛.首先,内容题材丰富多样,有对乐器的描写,有对音乐之声的描写,有对歌舞样式的描写等;其次,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有以声拟声、以形写声、侧面烘托等.  相似文献   
20.
文章着重考察了《》中“兴”的含义,及在先秦时代的用法、目的和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