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1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36篇
管理学   91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39篇
人才学   2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34篇
理论方法论   89篇
综合类   3124篇
社会学   142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章通过对“借”各语义项的分析,总结出其语义项之间是一条意义关系递加的语义链的特点,概括了满足“借”基本认知模式的四个条件,并在这个基本认知模式的基础上,对“借”的解释义项提出了批评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澳洲学者AnnaWierzbicka在对haveanN(v)句式的研究中,抛开形式化的探析方法,着重从语言本身的特征和以这种语言为母语的人的心态进行探究,获得了独到的见解。这不仅在实践和理论上丰富了语义研究的内容和手段,而且对英语教学也有一定的启示。文章展示了这位学者在探析中所采用的各种不同角度及其探析内容。  相似文献   
13.
虚词繁多是汉语文言文的一大特色,对它们的英译不能以简单的省略来一省了之。根据汉语文言文的特点,结合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指出:对于文言虚词来说,语义翻译是应优先考虑的手段;另一方面,交际翻译的使用频率相当高,常用的手段包括隐性衔接、合并、句式转换等。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一世纪日语语法研究的一个新动向是主张把以动词为代表的用吉问题放在句子结构中以及句子与句子的关系中来加以研究,也就是说更加重视用言本身的结合能力,本论文顺应这一语法研究发展的新趋势.从中国人学习日语的角度出发,结合「N に A」这一结构来探讨形容词(A)的语义特征、「A」与「に」和「N」相互关系,同时,更好地揭示「N に A」结构的本质特征,以此来指导日语教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词汇空缺是语言中较为复杂的自然现象。外语学习中由于两种语言的差异,这种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学生英语习作的选词有其自身的特点,通过对其分析,可以发现外语学习者对词汇空缺的处理方式带有阶段性,与学习者的词汇能力密切相关,并反映了词汇能力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V+Rv带宾语的语义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关于动结式带宾语的研究往往只注意了能否带宾语及其制约因素,但对所带宾语的种类却极少涉及,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对机器翻译,尤其是同声传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文章认为每个词在其所处的语言系统中占有特定位置,与系统中的某些词具有优先的或固定的组合搭配关系,即每个词都有其默认状态。以当代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文章对V Rv能带什么的宾语,它的识别、提取和匹配及推导进行了讨论,得出结论:V对所带宾语提供可能性,面Rv作出限制和选择,也就是说V Rv能带什么样的宾语是有理可据的,其识别和推导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论语义疏》产生的原因与背景,既关乎六朝经学、学术的诸多情况,又与该时期的思想文化状况,以及梁代的文教政策等密切相联。对之加以探讨,兼具学术史、思想史等多方面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英语歧义结构的形成和语义模糊现象类型 ,并结合实例指出如何利用语境辨别歧义与语义模糊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讨论现代汉语能愿动词的类别。文章以能愿动词的标准和范围为切入点 ,在此基础上描写了能愿动词的类别 ,从不同角度给能愿动词划分小类 ,揭示能愿动词的内部规律。本文的研究 ,以语义为基础 ,以形式为根据 ,主要运用了词类的典型性理论 ,语义场理论解释有关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与普通话“造”的对比分析,本文详细描述了东北方言动词“造”的语法及语义特征。文中着重指出其在语法上的独特性:状语、补语、宾语的类型复杂;通常用于完成时态;不能用肯定否定重叠的方式表示疑问。并阐述了其在语义上的丰富性,如义项大致可分为三类,修辞效果突出及对宾语、状语、补语具有语义上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