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85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93篇
社会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语言学理论和词典编纂实践的相互脱节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语言学理论界对语义学忽视所造成的,不过随着语义学研究的升温,尤其是认知语言学的迅猛发展,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有所缓解。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应借语义学研究的这股东风,找到与其连接的界面(interface),在现有词典编纂成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成为外语习得与教学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32.
AT930+461(“幸运儿”)型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很广的民间故事类型,众多学者均对它的起源、影响及其变异做了较深入的研究。从文本内部出发,运用结构语义字的方法,以哈萨克族民间传说《勇敢的阿达》为语料分析这一类型的结构特征,文本运行情况和对“预言”、“迷路”的结构与功能和民间文本中的一些符号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33.
本文首先通过对历史上主要英语语法流派的简单回顾,将教学语法(pedagogicalgrammar)与科学语法(non-pedagogicalgrammar)区分开来。本文的重点在于以格语法为例,阐述如何利用格语法来改进传统语法教学的某些方面,说明语义学与语言教学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4.
“侔”是中国古代墨家在论辩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论说方式 ,含有丰富的语义学思想。从墨家对“侔”的定义(“是而然”)可以看出其对语言意义的阐述。由于自然语言是意义丰富的语言 ,墨家又从“是而不然”、“不是而然”、“一周而一不周”、“一是而一非”等多种角度研究“辞”与“辞”的语义关系。“侔”的语义学思想产生与中国古代汉语的特征有密切关系。古汉语重语义轻形式的特征使墨家在研究”侔”时不得不把精力放在语言意义的分析上  相似文献   
35.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不彻底、不完整的。在反应—思维—表达—交际这一过程中 ,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蕴含着偶然性、局部性、肤浅性 ,语言也就有了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在语义上表现出来 ,交际在模糊中成功完成  相似文献   
36.
本文试图从认知心理学、语言心理学角度研究英语词汇的辨识、储存和提取的各种特征;从语义学角度研究词汇系统内容的特征。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法对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7.
本文首先介绍了分析哲学中关于狭义内容的争论及其历史背景,然后讨论了近期两种对狭义内容最有影响的辩护。这两种辩护分别代表了关于心灵内容和语义内容的极端内在论和温和内在论。文章努力分析了这两种理论各自的优点和缺陷,以便对狭义内容问题向我们提出的哲学挑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38.
邻域语义学和模型完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从将所有命题算子都看作内涵到内涵的算子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一般命题逻辑的概念,建立了统一的语义──邻域语义学。讨论了邻域语义学的模型完全性,给出了逻辑系统具有模型完全性的充分必要条件。模型完全性的哲学背景是逻辑系统必须遵守组合原则和唯一性原则。模型完全性仅是逻辑系统的必要条件,要刻画逻辑系统需要更强的完全性─框架完全性。邻域语义学开辟了逻辑研究的新领域,对各种不同的逻辑系统间的比较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论符号学三分法对语言哲学和语言逻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形学、语义学和语用学原本是符号学的分类法,由于符号学是比语言学、逻辑学和哲学更基本的学科平台,符号学的三分法对20世纪西方语言学、逻辑学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本文详细分析符号学三分法对语言哲学和语言逻辑的影响,并特别阐明语用学转向对理论语言学、语言哲学和语言逻辑的意义。  相似文献   
40.
塔斯基关于真理和逻辑后承的里程碑式的著作是对现代语义学研究的最重要的贡献。塔斯基用满足和归纳的方式给出的真理的递归定义,建立在语义模型、逻辑真和逻辑后承基础上的循序渐进的逻辑句法定义构成了当代语义学理论的核心部分。诸如模型论语义学、可能世界语义学、戴维森的意义理论、蒙太格的内涵语义学,甚至作为生成语法的分支的逻辑形式(LF)等无一不体现或者渗透着塔斯基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