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33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63篇
管理学   828篇
劳动科学   29篇
民族学   84篇
人才学   111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1662篇
理论方法论   231篇
综合类   5439篇
社会学   328篇
统计学   423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284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525篇
  2013年   461篇
  2012年   539篇
  2011年   615篇
  2010年   595篇
  2009年   547篇
  2008年   676篇
  2007年   575篇
  2006年   423篇
  2005年   409篇
  2004年   326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276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对词汇作语义分析,可以把词义分解为最小的语义成分。运用语义层次分析法分析哈尼语亲属称谓的语义特征,可以看到哈尼语亲属称谓的义素、义位网络和语义组合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2.
功能学派研究范围在语篇层面,着重于意义表达的妥帖性。由于印欧语言任意性强,所以英语单词词义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由于英语词义灵活,具有无限扩张性,适境性强,所以要使意义明朗化就要依靠语境。意义理解、输入正确信息离不开语篇;意义的表达同样离不开语篇意识。  相似文献   
143.
健康有效的农村金融是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的基础。本文分析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与农村金融的相关性,以及温州城乡间资本输入出输出的不平等交换现状及基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4.
建构并评价企业的动态营销能力是当前企业和营销学者们致力解决的焦点问题,基于营销要素配置,从关系网络和知识转移的视角构建了企业动态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相关分析和系统聚类方法、辅以深度访谈式的问卷调查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成功降低了相关性和冗余度。  相似文献   
145.
湘西南民族地区汉族情歌不仅是当地民间文学、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特殊的系统,由汉族情歌演唱者、歌词、对歌者(含潜在的听众)、传播方式、传播环境等系统要素构成。通过对系统要素属性特质以及系统要素作用方式及效果的分析,发现当地汉族情歌具有重大的社会文化功能,在构建和谐社会,语言交际遵循原则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这些社会文化功能有其特定的文化心理特征和来源。系统分析还发现汉族情歌构成系统要素的属性特质以及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效果决定了目前汉族情歌面临着即将消失的窘境,急需进行系统发展和保护。  相似文献   
146.
中外习语是人类语言的精华,是各个国家文化的载体。习语具有特定的、完整的多样形式,用法固定,或言简意赅或形象生动,在日常交流中被广泛使用,具有普遍性特征。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易被忽视、不容易被识别的,固定的、传统的隐喻表达。这些固化的话语模式反而使人们忽略了语言使用的隐喻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隐喻,隐喻是认知的工具。人们对语义的理解建立在对世界的体验之上,词语语义的构建和理解与隐喻联系密切。本文以常见的形容女性的汉语习语为例,从隐喻的角度来浅析其语义,以期激发人们的隐喻意识,更好地了解隐喻在话语中的构建机制。从而掌握话语使用的策略,提升交流技能。  相似文献   
147.
148.
工资收入分配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工资分配取得重大成就,既有弥足珍贵的经验,也经历过曲折和反复。本文以70年来我国工资分配的理论和制度体系改革创新、实施成效和经验,以及未来改革愿景为主线,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全局视角,阐述了70年来我国从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再到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乃至现在的共建共享致力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及工资改革不断适应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轨迹,展现了我党带领人民努力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49.
伴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一轮的技术变革使机器对劳动力的替代率不断上升。伴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成本上升与劳动适龄人口数的减少,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用河南省1979—2016年的相关数据测算出技术进步率与就业增长率,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探究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动态效应。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对河南省的就业总量在短期内(1~2年)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后出现了短暂的负面影响,长期技术进步对就业始终具有微弱的促进作用。因此,应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式促进技术进步,从而带动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150.
正近5年来,中国经济强劲增长30年后突然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就像高台跳水,GDP从2007年的同比增长14.2%,一下跌到2012年的7.8%,增幅以平均每年1.28%的速度递减。根据李克强总理的目标,2013年GDP增幅要努力争取和保持7.5%。一、厘清中国经济下滑的原因中国的经济到底怎么了?对此,各种观点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最多最权威的观点是:经济规律使然,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出现的结果,罪魁祸首是"三驾马车"乏力,各种要素成本提高,房地产投资巅峰已过,人口红利到期等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