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6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73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50篇
人才学   65篇
丛书文集   581篇
理论方法论   82篇
综合类   2977篇
社会学   225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格语法的基本思想是:自然语言语句的底层结构以动词为中心,动词的论元由动词周围具有不同格角色的名词所担任,构成复合表达式的部分表达式分为中心成分和非中心成分。格语法的分析是多分法的语法模式。在格语法看来,有时候句中围绕同样动词的名词性成分可多可少,动词的语法功能因此改变。汉语体现了格语法的动词中心思想,产生了各式各样的格语句。动词双宾语现象和动词前和动词后的多重介词短语句皆是多分法分析的例证。汉语格语句中有不少的可选格名词,这样使得其中动词的语法功能发生变化。对格语法进行范畴语法的抽象,获得一种新型的范畴类型逻辑系统:中心成分和非中心成分的区分要求积范畴分为左积和右积;多分法的分析模式使得积范畴和函子范畴的论元是多元的,动词语法功能的改变对应函子范畴的论元增添。这种范畴类型逻辑系统的框架语义中的可及关系是非单一的,构建基于这种框架的语义模型,可以证明系统的可靠性和完全性。  相似文献   
962.
近30年来,海内学者对不同国家的汉语学习者呈现的偏误进行了研究,但以不同阶段习得人群为研究对象的著作偏少。根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探析美国初级汉语学习者在语法方面的偏误类型主要有:遗漏偏误、误加偏误、错代偏误、乱序偏误四种。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偏误,纠正学生的偏误时方法要得当,不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取适合美国初级汉语学习者特点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963.
《语法哲学》是世界级语言学家叶斯柏森的代表作,书中他对一些语法理论的探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得该书被视为传统规范语法向现代描写语法转变时期的一部力作。其中叶斯柏森关于语言本质的看法,即"活的语言"则体现了他的反传统性。本文试图剖析叶斯柏森是如何将语言研究重点从对书面语的研究转移到"活的语言",从而深入探讨他的语言本质观。  相似文献   
964.
拥有非常丰富的量词是汉语的特点之一。作为实词的一种,量词的研究对于汉语语法和语法史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三朝北盟会编》是研究宋金历史的重要典籍,包括宋代公文语体和口语语体的大量语料资源。本文针对《三朝北盟会编》白话文中名量词进行计量研究,并对其中代表量词的语法化过程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65.
随着社会生活的千变万化和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新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新词既反映了社会生活,又丰富了汉语词汇。“点赞”一词从网络到生活的广泛使用引来了众多关注,本文将就“点赞”一词的形成机制、语义特点、语法特征进行一番探讨,以便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966.
"沃尔夫假设"认为不同语言在语法规则上的差异会导致人们思维模式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有不同的语法规则要求,由语法的差异而引起思维模式差异的现象普遍存在.如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句法结构要求以及虚拟语气等都会影响人们的思维不同.其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对事物的归类方式;对语句基本信息量传递的要求;心理语图和语言情景框的形成.  相似文献   
967.
<正>20世纪90年代,基于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Goldberg提出了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理论体系,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描写和解释语言现象,揭示语言的本质,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笔者以"构式"为搜索词,在百度检索当中可以得到约6,150,000个相关结果,可见这一理论得到语言学界广泛关注,并产生极大影响。本文从英语语言教学的角度,探讨构式语法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968.
在英语学习中,定语从句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定语从句还是高考命题者特别青睐的出题点。这个语法项目名目繁多,所以成为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点,尤其是“介词+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让莘莘学子是又爱又恨。希望下面的总结能给他们带来些许福音。  相似文献   
969.
网络语言是人们进行网络交流的工具。由于它使用场合的特殊性,使得这种语言形式与传统语言有所不同。与现实中的自然语言相比,网络语言的一个标志性特征就是语法的变异性,这种变异性有诸多表现形式。它们在使用上更加灵活,具有不受传统语法制约的随意性特征,并得到网民们的普遍认同,成为网络语法规则。  相似文献   
970.
眉县方言的“AA(子)”式名词有小称作用,人民币面值有“数量数量”重叠式,两相关的单音节形容词AB可以重叠为“ABAB"式;眉县方言的个别名词后缀与普通话的“子、儿、头”等后缀及名词构造法不尽相同,眉县第五村一带有子变韵等特殊形式.眉县方言的人称代词单数形式“他”受到“我、你”两个上声字的感染也读作上声调,指示代词“兀”受到“这、那”两个去声字的感染也读作去声调.普通话的“了1”和“了2”在眉县境内秦陇片方言的读音是:“了1”读作.liau,“了2”读作.lia,以“了2”的使用频率为高;表示判断的语句里,眉县城关等多数地区以句末有虚化了的“一个”为标志,第五村以“一开”为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