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19篇 |
免费 | 39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2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民族学 | 36篇 |
人才学 | 38篇 |
丛书文集 | 548篇 |
理论方法论 | 74篇 |
综合类 | 2888篇 |
社会学 | 1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36篇 |
2020年 | 65篇 |
2019年 | 48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52篇 |
2015年 | 119篇 |
2014年 | 179篇 |
2013年 | 194篇 |
2012年 | 249篇 |
2011年 | 281篇 |
2010年 | 296篇 |
2009年 | 275篇 |
2008年 | 348篇 |
2007年 | 269篇 |
2006年 | 221篇 |
2005年 | 245篇 |
2004年 | 169篇 |
2003年 | 151篇 |
2002年 | 148篇 |
2001年 | 114篇 |
2000年 | 78篇 |
1999年 | 55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张俊霞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Z1)
交际中言语者对受话者称呼语的变换运用蕴含着丰富的语用内涵。本文通过实例运用语言顺应和语 用移情的理论分析称呼的变换,探究称呼变换产生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92.
显性语用课堂教学实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用能力的可教性的角度出发,在中国英语学习环境下,以汉语为母语英语为目标语,对四川成都西华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在显性语用教学条件下学习英语请求策略的情况作一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显性语用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外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3.
陈淑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1):152-156
中国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受到某些方面的挑剔和指责.中国英语的语言语用偏误可以通过努力得到完善,改善的标准比较明确;而社交语用偏误是与生俱来的,文化导致的,几乎不可能改正,也无改正标准.跨文化交流是双向或多向的,社交语用标准是可以协商的.中国英语的社交语用得体原则既要考虑可接受性和可理解性,同时,也要照顾和顺应使用者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94.
选取霍夫斯泰德关于文化价值观五个价值维度中的权力距离,分析了在英语课堂教学这一特定跨文化交际环境中,不同权力距离所造成的语用失误。研究发现,失误主要体现在合作原则上的语用失误、礼貌策略上的语用失误以及"面子"策略上的失误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以期更好地实现在跨文化交际的环境下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95.
孙静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20(4):81-83
变异修辞是有意偏离语言某方面的规范而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的修辞活动,其理据就是在修辞活动中激发语言使用者采取偏离常规的修辞手段的动因。修辞是基于逻辑而存在的,而偏离常规的逻辑思维更能突显语言表达信息,这就是变异修辞的逻辑理据。理解变异修辞离不开语境,而变异修辞的存在也满足了人们对言语美的一种追求,这就构成了变异修辞的语用理据和美学理据。 相似文献
96.
王爽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76-178
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是构成跨文化语用失误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中语用语言失误的产生是因为语言使用者错误的把本民族的表达习惯等同于对方民族的表达习惯,只从字面上来理解词句的意思,错误的组词构句;社交语用失误则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对话题的熟悉程度不够,缺乏对交流环境的理解和思考,不合时宜的错误表达。本文试从语用失误的构成... 相似文献
97.
赵娟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7):161-162
鲁迅小说集《彷徨》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创作背景,使其具有鲜明的文化和时代特征。本文从跨文化语用的角度分析杨宪益和戴乃迭的《彷徨》英译本,探讨影响其翻译的文化语用因素及译者对此的处理,强调文化语用对文学翻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8.
语用失误属于语言形式正确,但说话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导致交际达不到效果的语言使用现象,很多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出现语用失误导致交际失败.文章通过对语言的现象分析,阐述在英语教学中重视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99.
探讨了“PK”的溯源,分析PK盛行的原因,重点讨论了PK的翻译方法及其语用意义。最后,针对“PK”的流行,说明我们对网络语言所应持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0.
语用学理论作为一个新的视角已越来越多地介入到翻译研究之中。语用翻译认为译者的首要任务是向译文读者传达出原文作者在特定语境中的交际意图,使译文与原文实现最佳关联和语用等效,保证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