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53篇
  免费   513篇
  国内免费   136篇
管理学   1056篇
劳动科学   31篇
民族学   578篇
人才学   560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5149篇
理论方法论   792篇
综合类   15545篇
社会学   1705篇
统计学   83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93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343篇
  2020年   344篇
  2019年   358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320篇
  2016年   434篇
  2015年   759篇
  2014年   1360篇
  2013年   1314篇
  2012年   1584篇
  2011年   1787篇
  2010年   1765篇
  2009年   1934篇
  2008年   2046篇
  2007年   1612篇
  2006年   1402篇
  2005年   1284篇
  2004年   1148篇
  2003年   1093篇
  2002年   1080篇
  2001年   876篇
  2000年   678篇
  1999年   386篇
  1998年   257篇
  1997年   188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5 毫秒
81.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也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  相似文献   
82.
丁立斌  魏根 《职业时空》2008,4(9):58-59
阅读不仅是获得信息的能力,而且也是解释信息的过程。因此阅读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概念能力(把阅读中获得的零碎信息迅速形成概念)、背景知识(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处理策略(词义、句法、上下文等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概念能力和背景知识是阅读理解的两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3.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课外学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对课外学习活动进行周密的计划指导。课外学习活动应尽早开始;其内容必须是综合性的,能兼顾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活动容量及难度要合适,且须注意处理好课外活动中遇到的各种情况。  相似文献   
84.
诗谶说的文学批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谶是鉴诗者将诗歌作品与诗人或相关人物命运相结合,以求诗歌与史实或本事互相印证的一种诗歌批评形式.它包含着兴亡谶、穷通谶(科谶与仕谶)、贫富谶、寿亡谶、祸福谶等内容,是汉儒以谶解诗、诗学与命理学结合的产物,虽然披上了宿命论外衣,却汲取并深化了古代诗论的言志言情、知人论世、诗可以观、气象观诗说等多方面的内在精神.正确评价诗谶对批评地接受传统诗学遗产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5.
论盛唐声诗和绝句为唐曲词发生的前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唐延续了初唐的去音乐化运动,古风中的乐府和歌行盛行,造成了音乐消费的空缺,以七言绝句为代表的声诗大量涌现以满足对声乐歌词的需求,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中唐时代,直到词体形式的代兴,才渐次出现了词体取代声诗的现象,因此,盛唐绝句声诗的兴盛可以看作词体发生的前夜。  相似文献   
86.
以英语学习中出现的正向迁移和负向迁移为例证,分析汉语对学习英语所产生的影响,而重点论述以汉语为母语的思维定势对英语学习产生的负向迁移影响,并提出了如何排除母语干扰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87.
李国山 《中州学刊》2003,(1):148-152
“语言学转向”深深地影响了 2 0世纪西方哲学的发展进程。本文对这一转向的历史过程及基本内容进行了大致地勾画 ,并进而就与之有关的几个问题发表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8.
语言与哲学是提高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科学素质的两个重要支撑点.语言修养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科学素质的基础,哲学修养是引导大学生提高人文科学素质的智慧.人文素质教育功能蕴含在大学生语言修养和哲学修养的养成与提高中.高校应给大学生创造提高人文素质的条件.  相似文献   
89.
语言形式教学与第二语言习得关系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成第二语言的习得,而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结果又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指导。本文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形式教学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概述,期望能给我们的外语教学研究以启示。  相似文献   
90.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密不可分,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积累。本文从文化、语言、交际的内涵以及三者的关系为出发点,阐述了中西文化体现在语言运用上的差异,提出了将文化融于口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具体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