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9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55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276篇
社会学   2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南京!南京!》对现行的讲述和颠覆不是无意的,是刻意为之。我是一个电影研究者,接受了系统的电影知识和理论学习,我知道哪种语言是安全的,现在出现的这种结果是刻意的,也许我们会走得极致,却是我们刻意的颠覆。我的团队做好了万箭穿心的准备,就当是草船借箭,当然也可能是被射死。我是一个坚决的民族主义者,我是带着剧烈的仇恨来做这部电影的,但我走到今天是史实教育了我,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以英国《经济学人》在2009年3月至5月间的涉华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报道内容的研究,对该刊报道中国负面新闻居多的现实予以总结和分析。最后,作者就如何塑造中国自身的国际形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3.
24.
观点     
《城市观察》2013,(2):188-191
·被误读的中国城镇化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在接受新浪财经《财经面对面》栏目独家专访时详解被误读的中国城镇化。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关系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中国叫城镇化,国外叫城市化。中国和国外不一样,现在有7.1亿城镇人口,却只有658个城市,而且这658个城市都是高等级的,像县级市、地  相似文献   
25.
本文就金庸、姜戎作品中关于马的误读实例做了简短的分析,从而提出文化误读研究对促进我国多元文化问交流起不可忽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6.
普通话语音中的舌面元音"O"的误读覆盖全国大部分省级行政区,年龄自小学到大学不同年龄段,也包括一部分不同层次的教师.该韵母覆盖面如此之广、延续时间如此之长的误读会以讹传讹,给语音规范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该韵母误读的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启蒙教师的该专业基础差而导致以讹传讹的误读结果,激活扩散认知规律所致,学龄前家庭教育时误读形成的负面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27.
迄今为止,《穆天子传》的撰者、成书年代、文本性质等,均可谓学术疑案。从叙事动机出发,依据战国初期前后相关文献的巨大差异,可以认同此书源出赵国后嗣对祖先的追崇。《穆天子传》体式近似起居注,风格却呈现恍惚无征之态,它既非信史著作,亦非上古神话抑或次神话之类。基于社会风尚和读学心理来审视,穆王故实在虚实相生中形成的小说境界,曾一度受到战国末期神仙思维、汉晋时世造仙运动先后影响,最终在历史误读中造就了后人所谓的神话品格。  相似文献   
28.
本文用伽达默尔的“理解的历史性”和“视域融合”两个概念,对比《围城》汉、英两个版本中讽喻的不同,重新审视翻译中体现的误读与文化过滤现象。认为误读是理解的历史性产物。译者视域与作者视域永远无法完全融合,文化过滤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29.
玛格丽特·劳伦斯在短篇小说<鼓王>中清晰地勾勒出宗主国文化与土著文化相遇、浸润、相斥、决裂的走向图,对这个过程中两种文化的代表在不同情形下不同心理态势的剖析表明文化误读带来了外来强势文化与土著文化的短暂共存,然而前者对后者殖民化、边缘化的征服欲望导致弱势文化为维护自身整一性而进行的不断抗争.宗主国文化暂时的中心地位最终被看似柔弱而坚韧不屈的土著文化成功消解,不得不离开这片理想"家园",而两者在撞击后也演绎出了耐人寻味的后殖民文化.  相似文献   
30.
异国形象是形象学研究的基本对象.这种形象并非异国现实的复呈,而是形象塑造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欲求创造出来的.不同文化之间在交流的时候经常存在误读现象,比如中国形象在欧洲的不同时期就呈现出多样化的图像,既有真实的记录,亦有想象、虚构和误读.由于民族情绪的存在和历史上不同文化之间冲突的影响,使人们把误读等同为误解、误会.而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角度出发,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先天性差异才是文化误读的根源.因此,正视误读的必然存在,认真探求误读形成的原因和动机,将误读看成是了解自身、了解他者、推动民族交流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