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0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29篇
丛书文集   110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351篇
社会学   155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通过对诸葛亮人生的三大不得已的分析,揭示他理想与现实、才华与国力之间的矛盾;自我角色定位错位,导致与后主刘禅关系的危机;不得已兴师动众,伐魏避祸以图自保造成的人生与社会悲剧.文章向诸葛亮的智者形象提出大胆的挑战,一家之言,以求争鸣.  相似文献   
32.
"子承父分"和"兄弟均分"是宋代财产继承的基本原则,非户绝之家的女子除可获得适量"嫁资"外,一般别无财产继承权。面对复杂繁多的民事财产诉讼,宋代司法强调兼顾"法理"和"人情"。在父母双亡,女招赘主管家政,而子孤幼,或原已招赘婿继承家业,父死后,母又别立继养子的情况下,实施"女合得男之半"的继承法。如无亲生子而有养子,在不影响"子承父分"的前提下,也可参照遗嘱继承法,使在室女获得部分遗产作为嫁妆。  相似文献   
33.
徐庶,才学与诸葛亮差不多,水镜先生劝他跟皇叔刘备干。徐庶投了刘备,出手不凡,指挥几千人,第一仗就杀了曹操两员战将,第二仗消灭曹仁25000精兵,还巧夺战略要地樊城。曹操听说徐庶是个人才,就想挖来。谋士出主意说,徐庶是个大孝子,只要把他母亲接来,老太太一句话就成。徐母不干,有人就摹仿老太太的笔迹给徐庶去信,徐一见信就哭天抹泪的,非去曹营救母不可。徐庶刚走,水镜先生来访,断定徐母必死。果然,徐庶一见母亲,老太太大骂儿子没出息,一点长进也没有,连封假信都看不出,轻易就弃明投暗,真是个笨蛋,进屋就上吊了。徐庶那么大的学问,兵书战策…  相似文献   
34.
公元 2 0 7年 ,47岁的刘备“三顾茅庐”去请比自己年轻二十岁的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 ,究其不辞劳苦“三顾茅庐”之原因 ,学术界一直普遍认为是刘备慕名而往。笔者认为 ,诸葛亮的才能固然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 ,而更主要的使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 ,则是徙居荆州十余年的诸葛亮 ,靠着原来的家族关系和自己杰出的交际才能 ,已经成为荆州地主集团中的重要人物。而客居荆州的刘备要想立足于此地并有所发展 ,就必须求得荆州地主集团的支持。然而 ,当时占据荆州的刘表对刘备是“疑其心、阴御之。”[1](卷三十二 )刘备寄人篱下 ,为了避免刘表生疑 ,他不能够公开直接去求得荆州豪门望族的支持。而客居荆州又与荆州地主集团有密切联系的诸葛亮就成为刘备沟通与荆州地主集团联系的最理想人选 ,故而刘备才有“三顾茅庐”之举。  相似文献   
35.
公证机构具有担任遗嘱信托受托人的正当性,其在受托人资格、信托目的和信任关系三个方面均优于其他可选择主体,但也面临实践不足的现状,原因主要来自社会文化和制度规则两个方面;应当依托«民法典»继承编的基本规定,完善«信托法»«公证法»,出台配套规定、司法解释,为公证机构担任遗嘱信托受托人建构一般法加特别法的规则体系;根据公证机构的特殊性,明确其相较于一般受托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36.
"六出祁山"是诸葛亮驻军汉中后北伐曹魏的重要战略举措,其实际是五次,两围祁山,三出关中,并无六出之实;北伐斜谷道是褒斜道,建兴十二年兵出斜谷所走过的道路应不经过城固;首次伐魏魏延"子午奇谋"未被采纳是诸葛亮与魏延行军风格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37.
丰晓流 《中南论坛》2009,4(1):70-71,82
诸葛亮躬耕地属问题,自古就有南阳、襄阳之争。后世的研究者提出各自的看法,总的印象乏:事出有因,论据不足,疑虑并未解决。本文提出诸葛亮躬耕地属南阳山都县治新议,供探讨。  相似文献   
3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开始认识努力纠正以前美化诸葛亮的评价倾向的偏颇。但矫枉过正,近来乃有诬毁诸葛亮为分裂合法的首倡者,是历史罪人的观点。这种观点谬误在一不顾历史事实,二将现代国际法观念强加于古代。  相似文献   
39.
文章主要论述了有关诸葛亮的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一流的军事家;二、诸葛亮娶丑妻不是为了政治前途;三、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是真心的而非有所待。  相似文献   
40.
正问:我父亲生前立了份遗嘱,对自己死后的部分遗产进行了处理,半年后父亲去世。在分割遗产时我发现,在他遗嘱中明确由我继承的两本贵重邮册(价值8000元)不见了,不知是已赠给了他人还是卖了。考虑到父亲在遗嘱中只处分了部分财产,于是我要求从遗嘱中没有处分的那部分遗产中先分给我与两本邮册同等价值的财物,来补偿我的损失,但却遭到我姐姐和弟弟的反对。请问:遗嘱处分的财产在继承开始前灭失了,是否可以用其他遗产补偿?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