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61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0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188篇
社会学   88篇
统计学   15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91.
杨柳 《国际人才交流》2012,(11):16-18,64
“他从来不关注金钱、地位这类东西。跟他在一起待久了,你会相信世界上真的有一种人,对每个生命都有着最本真的尊重,单纯地为了一个信念活着。”  相似文献   
492.
在重庆有这样一所学校,她与众不同,因为她不显贵,不张扬,但绝不平庸;她出人意料,因为她很低调,很内敛,却往往在别人呼声很高的时候,给你一个惊奇,摘下一顶桂冠,博得一片喝彩。这所学校,就是有着70多年历史的重庆八中。宁拙毋巧。2009年秋天,87岁高龄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493.
温家宝总理2005年3月14日,在回答记者提出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时,引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的一段话:“世界上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上大多数贫困人口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温家宝总理引用这段话意欲表明,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是要更多地关注穷人,帮助穷人找到致富之路。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有利于经济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494.
你是谁?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他上中学的那年,学校主办了一场卓别林模仿赛。在这次大赛中,他获得了一等奖。回家后他立即兴致勃勃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了母亲,他还说:评委们都说我的模仿惟妙惟肖,简直就是卓别林重生呢!他一直生活在母亲的褒奖中,今天他也在静静地等待着母亲的夸奖。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母亲这次却没有夸奖他,反而问了他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  相似文献   
495.
李颖,女,1963年10月出生,主任医师,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妇科肿瘤专业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后,现任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妇瘤科主任.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主编<中医杂病论治><月经病防治与保养>等著作6部.  相似文献   
496.
南诺 《人才瞭望》2010,(2):109-109
很多科学家都在进行一些稀奇古怪的研究,但有时正是这些研究项目推动了科学不断发展。不过现在,政府也许不会再资助这些项目了。下面,让我们看看历史上那些另类"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497.
刘东生 《金陵瞭望》2010,(19):45-47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徐其军身患绝症后不气馁、不退缩,毅然将剩余的生命继续投入到自己挚爱的教育事业中去.这样的作为是身处绝境后才有的超脱吗?不!“许身孺子平生愿.三尺讲台写春秋”.这是徐其军少年时代就立下的铮铮誓言。  相似文献   
498.
西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肇端于陕西大学堂"中学门"与"西学门"辖属之"文语科",历经百年,不断壮大。著名学者黎锦熙、罗常培、曹靖华、张西堂、傅庚生、郝御风、单演义、杨春霖等为本学科发展奠基。知名学者何西来、王富仁、党圣元、罗钢,著名诗人雷抒雁,"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贾平凹、迟子建,"韬奋新闻奖"  相似文献   
499.
上世纪70年代,介入神经放射学在全世界正处于刚刚发展阶段,皮卡尔就怀着对中国的浓厚兴趣,来到中国讲学,并带来了介入神经放射学这一当时最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技术。30年来,皮卡尔15次来到中国手术、指导、讲演、办学习班。其有—万多人次在其讲演和指导下获益,数十名中国医生在他的帮助下进修深造。  相似文献   
500.
1993年,中国加入欧空局“星簇计划”是中国第一次和欧空局开展的重要的国际合作计划,它打开了中国与欧空局开展空间科学合作的大门。之后中国的“双星计划”与“星簇计划”相配合构成人类历史上第—次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探测器对地球空间进行“六点”探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