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576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69篇
人才学   134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780篇
理论方法论   182篇
综合类   2173篇
社会学   537篇
统计学   4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395篇
  2010年   432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472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总体性特征的高度概括,明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其他现代化的最大特点和优点。而对中国式现代化及其最大特点和优点进行科学叙事,可通过中国式现代化的真理性、价值性和实践性以及三者的整体性属性来显现。具体而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中,以事实、规律与行动三要素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性,为中国式现代化真理性内在本质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性,以凸显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的人民中心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高价值诉求;兼具真理性和价值性于一体的实践自觉,在厘清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并联式与串联式发展过程、中国与世界的辩证关系及其重心中,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发展动力和源泉。真理力量、价值道义与实践旨归,形塑起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结构和实践功能。因此,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创造和理论创新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过程和结果的完美结合,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最好表征。  相似文献   
102.
读者反应批评之后的阅读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读者反应批评之后,读者普遍被认为是一个历史的或社会的建构,不存在抽象的或永恒的本质。这首先促使人们从事阅读的政治学和历史学研究,社会、经济、性别和民族差异等都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阅读理论发展的另一方面是对阅读和读者概念的问题化,这就意味着不仅读者与读者是相互区别的,而且任何一个读者都是多元的,任何阅读也由这种差异所决定。  相似文献   
103.
孙向晨 《中国学术》2001,3(4):368-374
在一次访谈中,记者恭维地对保罗·利科说,“在美国,您(利科)和他(德里达),难道不是读者最喜欢的两位法国哲学家吗?”利科的回答是“啊,那么我想说,莱维纳斯正在蒸蒸日上,发现他有些晚了,但这样的发现将是十分惊人的。”确实有些晚了,一直到1998年,在美国才出版了这本莱维纳斯关于胡塞尔现象学评论的重要文集。  相似文献   
104.
论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斯的"接受美学",主要渊源于伽达默尔的理论,部分也受到包括结构主义在内的形式主义学派的影响。接受美学有三个重要的概念:文学的历史性,期待视野,文学演变。"文学的历史性"概念最具根本性,它是伽达默尔理解的历史性概念在文学史范围中的运用。"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中心概念,它有三个层次:期待系统、视野的变化、视野的重构。"期待系统"指的是读者所具有的对于文学体裁、形式、主题及语言的理解之综合。"文学演变"概念的涵义是:从单部作品进向文学系列,后继的作品解决前面的作品留下的形式的和道德的问题,并提出新问题。总的来说,姚斯理论的创造性并不明显。姚斯在理论及其论述上,也还存在着许多显见的缺陷:缺少一种社会性的、整体性的视野,未能说明美学接受的内在机制,忽视了审美的多元性及多线发展等。  相似文献   
105.
欧洲中心论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涵义,它的兴起与欧洲认同的建构密切相关,是欧洲人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为论证欧洲优越而想象的一套体系,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其影响波及全世界.从古代到17世纪"欧洲"对自我和他者的界定中,寻求欧洲中心思想的最初迹象,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这一思想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06.
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姿姿 《学术界》2008,144(1):270-277
经历了社会中心论和国家中心论之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国家与社会互动"的新时期,相继提出了"国家在社会中"、"国家与社会共治"、"国家嵌入社会"等理论,重新思考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市场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这表明人们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看法走出了零和博弈的传统观念,标志着一种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视角的出现,对加深人们对社会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之争一直是生命伦理学的热点话题。本文深刻分析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产生伦理争议的理论基础,即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和分裂;"人类中心论"与"反人类中心论"的伦理观冲突;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科学的不同认识等。主要阐明这些理论观点的对立和冲突,既是引发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之争的深厚理论基础,又是其伦理争议在碰撞、融合、认同过程中寻求解决方式的理论规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8.
要做好党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必须从不同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阅读需求入手,建立相应的服务制度和采取灵活的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09.
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德法两国作家—读者二元体系的内在变化,体现了市民阶层社会地位的提升以及要求政治自由和社会平等的愿望,但同时也折射出两国市民阶层所处历史环境的差异。作家—读者二元体系客观反映了18世纪德法两国市民阶层历史发展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0.
罗伯特.B.马克斯在《现代世界的起源》中从全球的、生态的角度对现代世界的起源进行了非欧洲中心论的阐释。在罗伯特看来,1800年以前,世界的经济中心在亚洲,亚洲与欧洲地位的变化发生于19世纪始自英国的工业革命。英国的工业革命纯粹由于便利的煤炭开采和殖民地,而在其他国家,政府起到了核心作用。走上工业化道路的西方国家把先进的技术应用于武器装备,对中国和非洲等地区进行疯狂掠夺,是这些国家工业资本主义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