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3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686篇
劳动科学   26篇
民族学   84篇
人才学   175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788篇
理论方法论   202篇
综合类   2502篇
社会学   712篇
统计学   6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436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365篇
  2011年   483篇
  2010年   529篇
  2009年   452篇
  2008年   581篇
  2007年   346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读者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高校大学生的阅读动机和阅读行为,从开放时间、心理、拒借率三个方面研究大学生来馆次数减少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同时,相应指出应把大学生读者的善意批评作为借鉴,多为读者着想,以毕业论文服务为重点,完善和改进图书馆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在1949年至1976年的当代诗歌集体化写作阶段,颂歌建构起了自身独特的传播消费方式和文本形式.工农兵群众作为意识形态的中介,介入并主导着诗歌的生产、传播、阅读和批评等各个话语实践环节,内在地规约了民歌形式的制度化进程.工农兵诗歌及其民歌形式的试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中国创新现代文化体制和追求现代文化的民族化发展道路这两个向度的战略考量,同时也为当前诗歌重建中的"新诗二次革命论"提供了足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3.
许愿树     
亲情、爱情、友情,无论是哪种祝福,哪种心愿,就让你的情随文字流转,我们在这里等待。  相似文献   
14.
开头的句子或段落在文章中位置特殊。开关的作用一方面是引出文章的话题,另一方面要提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两个目的都要求文章的开头要简短有力,古人用凤头来形容,是说要像凤凰的头那样漂亮、精神、短小而有吸引力,用三言两语  相似文献   
15.
在文化和教育领域,图书馆的作用不容忽视。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并不仅仅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要求,它实际上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一种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图书馆服务现状,并试图构建一种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模式,推动国内图书馆界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最近拜读了季羡林先生新出版的《病榻杂记》一书,感触良多。作为一个教师读者,我最为感兴趣的是季老详尽地叙述了自己上小学、中学、高中、大学以及毕业回到高中母校任教,之后又去德国留学的经历。大师年近百岁,尚且笔耕不止,数十年前的事件历历在目,就好像发生在昨天。我佩服他的记忆,更崇拜他“有话要写”的精气神。同时,这些细腻的文字也牵引出我对“无话可写”这一作文教学难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读者接受理论为文学翻译提供了一个更为开放的视角,值得重视和借鉴。然而,如果全盘接受读者接受理论的观点,把文学翻译仅仅看作一种译者主体行为,势必会导致不准确的翻译。读者对于文化空缺词的接受能力是一个历史的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2008年,我们新开辟编读往来这个栏目,旨在加强编读间的互动、合作,目的只有一个:把杂志办得更好,满足读者更高的阅读需求。借助这个小平台,我们愿为您热情服务,与您真诚沟通!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从某种意义上说,读者就是消费者。因此,作文应心中有读者,就是要虑及读者阅读心理,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那么,在写作时,不妨“扪心自问”:  相似文献   
20.
古代文学作为历史产物的优秀作品,不因时代的变迁、读者对象的不同而减弱其艺术魅力或丧失生命力。古代作品的内涵愈丰富、艺术愈精美,则其超时代、超阶级的感应力愈大。感应力愈强,则拓展读者的层面愈阔,接受者愈众。古代作品对现代人来说,因时变势异,从思想内容、名物典故、山川地理、典章制度到价值观、审美观、心理状态等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媒介手段由古汉语(文言文)到现代汉语(白话文)这之间虽有承传关系,但二者差异很大,今人要阅读古代作品第一步就是要打破“语言隔阂”,这就出现了为鉴赏文本创造条件的注解、疏证、笺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