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6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75篇
管理学   365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99篇
人才学   51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2716篇
理论方法论   374篇
综合类   4360篇
社会学   171篇
统计学   60篇
  2024年   141篇
  2023年   464篇
  2022年   471篇
  2021年   519篇
  2020年   385篇
  2019年   330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423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432篇
  2010年   421篇
  2009年   335篇
  2008年   530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话语创新,也是对社会治理目标的更高追求。社会治理提出以来,基层探索了丰富的“共同治理”实践模式,但是面临严重依赖党政推力、合作共治浅层悬浮、制度认同度低又难执行等新困境。“治理共同体”意指多元治理主体以共同体成员的方式组织起来,以共同体纽带激活内在动力、以共同体关系优化治理结构、以共同体规范完善治理制度。从共同体“纽带—关系—规范”审视治理“动力—结构—制度”,能够更加清晰地审视“共同治理”的问题症结,为破解困境指明方向。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亟待从简单“共同治理”走向“治理共同体”,包括在治理动力上从应激响应到日常韧性、从行政末梢到动员起点、从个体性到公共性;在治理结构上,从差异性到互补性、从表面到嵌入、从偏利共生到互利共生;在治理制度上,从行政场景到生活场景、从封闭到开放、从纸面到实效。  相似文献   
82.
民事诉讼调解政策对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建构目标与运行方向具有决定性的指引作用,深度认知我国民事诉讼调解政策的历史变迁与演进逻辑是民事诉讼调解研究的重要论题。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民事诉讼调解政策经历了“调解为主”“着重调解”“自愿合法调解”“调判结合”“调解优先,调判结合”“调判结合”六个历史时期。民事诉讼调解政策的演进深受民事司法制度与社会整合机制构成的制度结构的影响,民事司法制度改革调整了民事诉讼调解制度适用空间,社会整合机制转型改变了民事诉讼调解解纷资源配置方式。同时,受政策调整成本、学习效应、协同效应以及适应性预期的影响,民事诉讼调解政策演进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此外,社会矛盾纠纷状况变化带来的外部环境压力变化、党和法院不同时期工作目标的转换以及司法理念更替构成了民事诉讼调解政策演进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83.
成立 《天府新论》2023,(5):52-62
人们想象人工智能技术超常发展语境下的“人-机”关系,通常是从日常经验出发,以“设身处地”的、类比的方法进行问题思考,这无疑会使思想的洞察力、技术的突破困于人类的自我认知局限。同时,基于逻辑-数学框图所研发的人工智能机器技术亟待突破人类对情感乃至情能认知的黑洞与盲区,以实现人之情感和人之情能,从而真正成长为“类人类”。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原则与方法则有待人类建立一种突破当前逻辑-数学主义思想的思维方式,从想象人类的末世境况出发,再返身思考人-机关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4.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奋斗,取得了一大批辉煌的历史成就,形成了一系列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解决近代以来两大社会矛盾与实现两大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自我革命和伟大社会革命分别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生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蕴含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坚守理想的政治信仰、实事求是的使命担当、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人民至上的宗旨意识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形成发展的共同特质和精髓要义。在新的伟大征程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谱系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塑造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5.
建设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法治化是必然要求,其中环境法治不可或缺。中国式的环境法治必然要重视党内法规的特殊法治和治理功能。可从着力发挥党内法规在环境法治中的特殊作用、统筹推进环境综合治理的规范功能、推动构建人类环境命运共同体的制度文明三方面,揭示出环境党内法规所秉持环境系统观、环境效能观、环境文明观的政理法理。环境党内法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环境党内法规所承载上述治理逻辑的规范样态,不仅包括符合《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严格形式要件的狭义党内法规,也包括引领环境法治发展的环境政策、起到监督保障等作用的党内环境规范性文件。从环境党内法规的政治功能和规范效力来讲,将以决议、决定、意见、通知等为主要载体的环境政策视为广义的环境党内法规,符合新形势下环境党内法规体系构筑的核心要义。从目前党内法规体系的构成情况看,起到监督保障作用的党内环境规范性文件成为了主力军,但其数量庞杂又单线作战的实践困境使其亟需完善以形成治理合力。因此,应进一步探讨党的环境政策和党内环境规范性文件向狭义党内法规的有机转化,使狭义的环境党内法规成为环境党内法规体系的主体部分。广义视阈下的环境党内法规,在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发挥着规范、治理与重塑的制度功能。环境党内法规通过将党的不成文的环境文明提炼转化为具有约束力的制度形态,从而使其获得长远的效能力和长期的执行力。环境党内法规通过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赋能,从而全面发挥其环境治理的政治效能、预防效能和发展效能。环境党内法规以党的领导为本质特征的政治结构为环境文明奠基、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本理念为环境文明铸魂、以党规国法共治为保障的外部制度为环境文明塑形,使其实质上具备了打造人类环境文明新形态的重塑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完备的环境党内法规体系对上述功能的系统发挥尤为重要,因此,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党内法规,还有待进一步体系化完善。  相似文献   
86.
在历史的脉络中,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逻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蕴含着“民族”和“民主”两个要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在于通过唤醒各族民众的“人民”意识,激活“人民”的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起点,也由此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走向自觉的政治底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民族”与“人民”产生了深刻的意义关联,自近代以来不断高涨的民族主义思潮通过“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实践被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优势。以“人民共同体”为政治基石,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优势,这既是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的政治逻辑,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应对复杂国际环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7.
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正在成为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我国上市饭店企业数量减少,经济效益总体差强人意。企业出现危机能够通过财务信息反映出来,将逻辑回归预警模型引入饭店企业管理中,有助于企业建立相应的预警应对机制,及时采取措施,以减少或消除财务危机带给企业的危害,提高上市饭店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8.
近年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显著实效,但也面临诸多现实梗堵,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层次不清、衔接不足,教学内容简单重复、断裂缺失、倒挂脱节,教学队伍管理缺位、供给不足、交流不畅,教学评价主体单向、内容片面、指标不一。针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同学段的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师应统一思想、深化共识、通力协作、凝聚力量,从教学目标一体化、教学内容一体化、教师队伍一体化以及教学评价一体化等方面强化策略实施。  相似文献   
89.
牛中丽 《决策探索》2007,(13):45-46
一、公司治理、资本结构及两者关系 (一)公司治理产生的基础和内涵 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两权分离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在信息不对称、委托人和代理人作为"理性人"具有不同效用函数的条件下,代理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不可避免地发生,即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代理问题要求有一套有效的制衡机制,规范、约束并激励代理人行为,以降低委托风险和代理成本,这成为公司治理产生的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90.
企业经营管理预警:主成分分析在logistic回归方法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梁琪 《管理工程学报》2005,19(1):100-103
logistic回归分析是度量企业信用风险的一种主流方法,它的假设比较符合经济现实和金融数据分布的特点。但是考虑到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的信用数据具有的高维性和高相关性等特点对logistic分析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在logistic分析中引入了能够有效降维和消除logistic方程共线性等问题的主成分分析,并对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营失败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的logistic回归分析在模型解释和预测准确率等力面均优于简单的logistic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