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28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305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赛珍珠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籍女作家,虽然遭受到不少的批评,却也获得世人称赞。在她的众多短篇小说里,精湛的情节设置、巧妙的称谓、生动的词汇表述都使其小说可读性更强、文化意义更深远。通过对其短篇小说写作特色的分析读者不仅发现赛珍珠把中国真实客观地介绍给西方读者,而且体会到拥有中西双重文化背景的赛珍珠对中国人的热爱和同情。  相似文献   
142.
张传发 《社区》2008,(18):4-4
对执法对象带有蔑视性的称呼,或脏话、狠话,以后都将成为武汉市石乔口区城管执法的禁语。该区域管系统全面推行新的执法规范,“您好”将是城管队员执法时的第一句话  相似文献   
143.
本文主要从亲属称谓的悖论、熟人称谓的尴尬、陌生人面称的难堪与无奈三方面探讨了让人欢喜让人忧的称呼问题,指出"称呼难"的原因在于尊敬度与亲密度之间不易得兼的矛盾以及言听者心理期待的不同步,认为语用学中的得体原则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44.
“炎黄子孙”是国内外华人引以为荣的自我称谓。这个词的真正出现与广泛使用是在清朝末年,但其雏形“黄炎之后”、“黄帝子孙”等早在战国秦汉时期就有了,这些都是“炎黄子孙”称谓在不同时代、不同语境下的不同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45.
展华 《公关世界》2008,(11):48-49
2008年是香港回归祖国11周年,随着内地与香港在商贸、文化、旅游诸多方面的交往、交流更加频繁和广泛。了解和应用香港的称谓风习也显得非常重要,用香港俗谚说,就是“人入乡随俗,船进港随湾。”  相似文献   
146.
《诗经》中丰富多彩的性别称谓,折射出周人特定的审美倾向.“君子”、“良人”、“叔”、“武夫”等男性称谓,体现了周人重视男子“德”、“貌”、“才”之“温厚勇壮”的审美倾向;“淑女”、“佼人”、“硕人”、“静女”等女性称谓体现了周人重视女子“德”、“貌”之“窈窕淑善”的审美倾向.这种审美倾向的形成与当时以农为主的经济、多子多孙的观念以及礼乐文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7.
正侗族是一个民风古朴、热情好客的民族,吃合拢宴是侗族好客的具体表现之一。说到合拢宴就不能不提湖南通道侗族,就不能不说"和谐"二字了,在这里,合拢宴是最热闹最有分量的宴席。能够吃上一回侗家的合拢宴,相信你一定会永生难忘。热情好客的侗家人待人十分礼貌,只要你来到通道侗乡,无论到哪一个寨子,不论相识与否,人们总是笑脸相迎。当尊贵的客人来到通道侗乡,整个村子都会沸腾起来。村民们把自己家中最好的米酒糯饭、腌鱼腌肉等食物  相似文献   
148.
冯兵 《江汉论坛》2012,(5):88-94
朱熹认为"敬"与"和"为礼、乐的价值主体,并在先秦哲学的基础上作了理学式的丰富与发展,将理学与礼学作了有效的融通。而"敬"主要体现为一种工具价值,"和"则为目标价值,二者不仅具有礼乐的情感伦理特性,同时还突显了礼乐实践主"敬"的价值导向。总体看来,礼乐是朱熹沟通天理与人欲、贯通上学与下达的桥梁,其情感伦理的本质属性为朱熹的思想体系增添了温润的气质。  相似文献   
149.
先秦两汉"河东"地域称谓演变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东地域称谓承载了重大的历史文化内涵,该称谓经历了长时段的演变。商代是河东称谓的萌生期,指河济之间,与后来的河东曰兖州意义相同。后世常用的晋西南意义的河东称谓产生于秦人,而居于晋西南的晋、魏之人却称此地为河内或西河。历史以秦人为主体统一六国,晋西南之河东称谓因此上升到国家行政层面,与此同时,社会生活层面仍在使用最初的河东含义。王莽曾经废除行政层面的河东称谓,但两汉时期大体上继承了河东称谓的这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150.
从跨文化角度看英汉社会称谓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谓是人类言语交际中不可忽视的部分。称谓语不仅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亲疏关系以及一个语言群体的文化习俗。社会称谓系统是人际称谓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来称呼家庭成员以外的社会成员。本文着重讨论英汉社会称谓语中存在的差异以及其对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