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136篇
劳动科学   21篇
民族学   135篇
人才学   53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434篇
理论方法论   128篇
综合类   1725篇
社会学   287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文章通过解读组诗文本,抓住家园情结这一内核,较为翔实地剖析了诗人对农耕民族的精神历程与诗意关怀,并归纳了三个艺术特点即忧患精神的张扬、时空转换的把握和整体象征的艺术自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诗歌音韵的象征功能及其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诗歌音韵美形成的深层原因并非学界历来认为的汉语的单音节结构和四声特点 ,而是由汉语的生成机制———象声表意所预设铸就了的 ,即汉语的词音特征与词语所指称的对象的自然音韵之间具有一种象拟的关系。这不仅使中国古典诗歌具有了一种“天籁”般音韵美的特征 ,而且使人们在诵读诗歌的过程中 ,即使脱离诗歌语词概念意义的导引 ,也可以获得对全诗情景韵味的总体把握。  相似文献   
13.
学术水准是高校学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本刊 18年来视学术水准为理想追求 ,在办刊宗旨、专栏设置、文章理论层面等几个方面力求所刊发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因为胸腔共鸣处在胸声区,胸声区在声乐训练中牵动上部共鸣重点支点,头腔共鸣、口腔共鸣,胸腔共鸣各部分与下支点联接到关口,也是气息的必由之路。少年儿童变声期没胸声,所以在少年变声期阶段挖掘胸声区是关键。 由于受生理因素的影响,在变声期的声音哑,不敢唱高音,甚至惧怕唱歌。针对这些情况,下面是笔音在变声期声乐训练中对于挖掘胸声区方面所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0146-02艺术歌唱是一门技术性很强、表现力极为丰富的艺术形式,它集音乐、文学、舞台表演为一体。人们常用艺术歌唱的形式来表现生活、抒发情感、寄托希望和寓示理想。一般来说,完美的艺术歌唱不仅要具备悦耳动听的嗓音、清晰准确的语言、精湛娴熟的演唱技巧,更应具备强烈的情感抒发,以勃发的激情拨动听众的心弦,真正打动听众的心灵,让听众陶醉于美妙歌声的享受之中。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很多歌唱者虽拥有良好的嗓音条件,也掌握了一定的发声方法和技巧,但唱出来的声音却显得苍白、呆板,缺少动人的魅力。这种缺…  相似文献   
16.
17.
文章阐述了李健吾文学批评观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并全面评述了李健吾对文学批评的认识:文学批评的本质是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其标准是公正、自由与真诚。文学批评主要采用印象感悟式的思维方式与审美形象化的语言加以表达,其社会功能在于增进交流与扶植新人。文章还指出了该批评观的理论与现实价值及其局限。  相似文献   
18.
鲁迅和张爱玲分别是主流文学和非主流文学的代表,他们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之处。二者在现代文学史上都被无情地扭曲了,一个是“红色经典”,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误读的大师;一个是个人主义的“靡靡之音”,长期被排斥在文学史之外。二者对人性的弱点都有深刻的了解和体会,在探讨现代人的生存处境时表现出深刻的悲剧精神。此外他们的创作都显示出相当成熟的象征印象主义与写实主义相调和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象征主义和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角度分析诠释了《德伯家的苔丝》的各次重要旅程的含义,揭示了苔丝的行走和运动的深层意味。苔丝的行走和运动在整篇小说的结构安排和情节发展上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贯穿了她的一生,象征着她各个时期人生经历,也反映了她性格和心理成熟的过程,她怎样从一个天真无瑕的少女演变成一位历经人世沧桑的成熟少妇。随着苔丝在不同时期行走到不同地方,她遭遇了不同的命运,这样苔丝的一生交织着悲伤、痛苦、绝望并掺杂有少许欢乐。  相似文献   
20.
梅冰 《女人世界》2006,(1):34-35
这是个充满灵感创意的季节,你应该选择做一个最富有艺术想象力的女人。去摆弄那怀旧与复古的搭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