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137篇
劳动科学   21篇
民族学   136篇
人才学   56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444篇
理论方法论   129篇
综合类   1731篇
社会学   293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分析了社会对不同性别儿童的角色期待以及学校与课堂中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揭示了学校与课堂中的性别不公平问题对学生社会化发展及教育公平的深刻影响,并提出了落实性别公平与平等教育的三个层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22.
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短篇小说《紧身甲》中包含诸多意象,蕴涵着深刻的象征意义。笔者将从女权主义视角出发,从事物的象征意义和人物的象征意义两个方面来探讨在父权社会中女主人公爱玛受到的压抑——地不断地在困境中挣扎反抗,展现其强烈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3.
蓝青 《江海纵横》2006,(4):34-34
书画界尊称同仁为“同道”。此次赴港澳旅游,有幸结识本地同道阿平先生和他的闺女希希。一路上,天南海北侃个没完,不知不觉之中成了忘年交。在他的引荐下,访问了他那侨居香港的亲妹妹阿慧与阿育。阿育是位很秀气的姑娘,热情谦和,彬彬有礼。在港期间,她成了“友情导游”,她多次推介她有一位特别能干的姐姐,于是在抵港后的次日晚间,承蒙阿慧与阿育的盛情,在雅兰中心聊叙。阿慧现在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务员,她公务缠身,特别繁忙,在用餐之际,她的手机响个不停,她总是和蔼应答。阿慧女士中等身材,端庄大方,谈吐简洁明快。她用南通方言与我们对话,…  相似文献   
24.
在充满感性和浪漫情调的先秦巴楚民族意识中,更多地存留着远古的图腾意识,这种图腾意识对当时美术创作的内容、题材和形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现已出土的巴楚美术作品中,一方面展现了巴楚两族文化的丰姿和两族文化交融的形态;另一方面也记载着巴楚两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宗教心理。  相似文献   
25.
移情说是西方美学史上审美观源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详细严密地论证了移情说的产生、发展和历程。  相似文献   
26.
27.
考察抗战文学各种文体,其中出现了大量对民族苦难的写实与表达,而对于女性在战争中苦难与境遇的表现体现得最为真实与丰富。在抗战各类纪实书写中集中出现的女难民,既是战争所带来的民族苦难的具像化身,其实也被作家有意建构成一个反侵略战争文化的明确符号,成为表征战争与和平价值取向的有力砝码。
  相似文献   
28.
媒介对地域建构与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媒介形象建构将地域转化为一种"媒介现实"。群体凭借媒介取舍、加工、放大后的"实在世界"确立的地域形象认知图式常存在偏差。媒介技术演进与媒介建构方式的更迭标示了东北刻板印象的发展理路,文章通过媒介演进考察东北地域形象建构过程。早期东北印象经历了口头交流、群体互动到文学传播的建构过程;大众传播时代,决定东北印象的综合要素经由新闻报道、影视艺术塑造沉淀为东北刻板印象;"后传播"社会,社交媒体将东北置于"大众自我"建构的模式中,众媒将东北元素推至"立体传播"架构,东北地域形象的多维呈现改变了群体的单一认知,东北"刻板化"印象有所改变,但更趋复杂化。  相似文献   
29.
17至18世纪意大利人对中国的印象和想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意大利,关于中华帝国及其文化的详细知识是从16世纪就开始流传的,但这些信息为更多人所知却是在17和18世纪。对中国的大规模发现始于访问过中国的耶稣会士寄回的各种报告的出版以及他们向欧洲介绍中国经书的译作。这些知识在学术界被不断地讨论,最初是耶稣会士和宗教阶层,接着是启蒙运动的信徒。它们同时也成了整个欧洲就福音传道方法或"礼仪"的种类而引起的广泛辩论中所使用的工具:中国的贤明形象、自然神论、开明的专制政体,这些都为意大利及欧洲的思想家们的辩论提供了有趣的素材。同样的,关于"中国礼仪"的争论最初只限于教会内部和不同教派之间,但慢慢地就冲破了宗教论争和福音传道方法的限制,牵涉到了更广泛的议题:儒家学说本质上是一种道德体系还是一种宗教?讨论的对象也变成了对宗教本身的定义、文化与信仰的关系、对上帝的看法、不同社会的价值观相对性这些问题。这些信息从而被用于更深层次的辩论之中,中国的体系被当作是这样或那样的国家的和道德的观念的标准。启蒙运动将辩论的焦点集中于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的中国体系的"合理性"上。因此,一种或多种关于中国的传说就如在欧洲其他国家一样在意大利滋生出来。我们将介绍几种观点,其中从无条件的赞美到苛刻的批判都有。意大利的作家们参与了欧洲关于中国问题的论战并考察了最新出版的关于中国的著作。我们可以把他们分为三类:"亲华者"、"排华者",及以调和的方法破除关于中国的早期传说者。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