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5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古时候有一位财主,从拥有99只羊的那一天起,就眼巴巴地盼望着他能再添上一只羊,凑足100只。一天深夜,辗转反侧之际,忽然想起村后的山上有一座寺院,寺院里有一位得道的禅师养了一只羊。于是,第二天一大早,这位  相似文献   
12.
娱乐广场     
《山西老年》2009,(5):28-29
  相似文献   
13.
我国过去写文章和印书都是不断句不分段的,所以造成阅读上的困难。二十世纪初,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才有新式标点符号的提倡,用于新出的杂志和书刊。现在,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有些人却往往忽视它。标点符号运用得  相似文献   
14.
文学文本中把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本身作为表现对象的文本非常少见,而路翎《财主底儿女们》则是一个典型。作为表现对象的冲突纠缠在亲人、爱人、同伴、朋友之间。作家在形而下的现实生活中,表现了一个形而上的哲学命题:人与人相互注视,冲突是人与人关系的本质。路翎对人与人本质关系的思考正与西方存在主义相通。  相似文献   
15.
邓姿 《船山学刊》2004,(2):152-155
作为人类基本处境之一的"孤独",从来就不乏探讨者、追问者,尤其是从二十世纪初开始,随着西方人生价值观的大量引进,中国文人表现出对个体生命存在状态的特别关注,孤独在文学创作中不仅得到大量表现,还几乎成为一种主题景观.鲁迅、郁达夫、穆时英、戴望舒、穆旦,一个个名家高手笔端铺展的尽是寂寞意绪、孤独情怀.孤独在他们那里,或作为生存力量之明证,或凝聚作家对生命状态的沉思,或铺设皈依之必由路径.在抗战的枪声炮影中走上文坛的路翎,也不遗余力地对之进行了持续真诚关注和全程深度表达.孤独成为他小说中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时时处处萦绕在作家创造的空间,这是路翎对普遍生态的某种感悟、发现与描述,其中饱含着理解与悲悯.在许多作家那里,剥离出个体生存的孤独与荒谬便是目标所在,类似于加谬与萨特,以无奈的西绪弗斯神话及"人是一堆无用的热情"①的痛语归于深刻的虚无,路翎则从某种意义上仿效了真诚的帕斯卡尔,"一边哭泣一边追求"②,竭尽己力,为孤独探由,为人类问路.  相似文献   
16.
陈悦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1(7):136-139
在20世纪40年代,左翼主潮内部出现了一部"异质"文本《财主底儿女们》.作者路翎以探究人物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作为自己的艺术目的,自觉建立文学语言与人的内在世界的直观联系,使之成为具有强烈现代主义气质的文本.基于蒋氏三兄弟而构建的一个庞大的现代人格心理系统及旧式大家庭"废墟"上的人生体验,形成一种偏离了现实主义反映论的新的艺术视景,切实地表达出近现代以来中国在与西方世界共时性处境中的现代主义体验.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是路翎在对个体生命体验的关照下创造出来的精神搏斗之作。这种精神搏斗的方式,是对“原始强力”主题的开掘。路翎通过“原始强力”来展现人物对生命困境的反抗,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心理分析、语言陌生化等创作实验来表现“原始强力”,开拓了中国现代文学独特的审美表达。  相似文献   
18.
财主底儿女们》所呈现的精神样态为"舞蹈着的心灵",这既表现为作品人物"前进"中的奋力突进、旷野中的挣扎、沉重的温柔所带来的滞缓与迟疑,又表现为年轻的作者呈舞蹈之姿的稚拙叙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