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2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533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817篇
理论方法论   129篇
综合类   1361篇
社会学   122篇
统计学   41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51.
能源安全评价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铭  张有生 《浙江社会科学》2012,(4):126-132,160
能源安全一直是西方国家能源政策的主要目标,近年来也成为我国能源战略乃至国家安全战略的重点.本文全面综述了能源安全的定义、内涵、传导机制以及评价研究视角,梳理出能源安全评价的研究框架,并对指标加权构建标准化指数、计算中断概率、构造多样化指数间接刻画风险、衡量(期望)福利损失四种评价方法进行了述评.最后,对构建能源安全评价模型和实证研究我国能源安全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952.
内容并不完整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有其内在的逻辑主线的。它以人的需要为逻辑起点,以私有财产为中介,以异化劳动为突破口,以共产主义为手段和标的。由此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53.
源于西方货币理论的货币政策,必然出现只注重流通中的货币而忽视经济实体运行的理论异化。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认为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货币供给内生于经济实体运行,货币政策一定要建立在对实体经济调节的基础上,没有商品流通领域的结构调整,仅仅依靠宏观调控不可能解决经济中的顽疾。金融危机以来的中国货币政策实际效果表明,只关注流通领域的货币政策是有缺陷的,这也是马克思货币理论对现代货币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954.
货币政策实施是否有效,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中介目标。经济新常态下,传统的货币供应量指标由于缺乏对各层次货币资产流动性差异的考量,与实体经济指标的相关性不断减弱。基于消费理论,通过引入中国人民银行存贷款综合抽样利率,计量各层次货币资产流动性选择的机会成本,并借鉴Divisia指数构建方法,尝试编制中国Divisia货币供应量。评估结果显示:新的Divisia货币供应量对货币资产结构变动引起的流动性改变反应更加敏锐,且稳定性、可控性良好,可以作为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55.
庞晓波  钱锟 《统计与决策》2017,(18):152-156
文章根据莫迪利安尼提出的货币幻觉假说,构建通货膨胀与股票分红收益关系的理论模型,并运用门眼模型和TVP-VAR模型检验通货膨胀与股票佑值偏差的非线性关系.门限模型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对股票估值偏差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当处于低通货膨胀水平时,通货膨胀对股票估值偏差的影响更显著;TVP-VAR模型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对股票估值偏差部分在不同时期的影响程度具有明显的差异,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下,通货膨胀对股票估值偏差的冲击影响较大,货币幻觉导致股票价格的波动加剧.  相似文献   
956.
在全球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的今天,如何开展国际金融合作以防范化解货币危机是各国共同面对的难题。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不同国家政府、贸易企业和货币投机者的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如果各国独自应对货币危机,则需要持有足够多的外汇储备来防范货币危机及其不利影响,各国外汇储备的最优持有规模内生于自身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币值脆弱性以及外汇储备能力。反之,如果各国签署央行货币互换协议以联合应对货币危机,则相当于构建了货币危机的互助机制,各国需要持有的外汇储备规模较独自应对危机时明显降低。然而,由于不同国家的互助关系不完全对称,央行货币互换协议帮助危机国以更低的成本维护币值稳定和经济稳定,但增加了救助国的救助成本,唯有当救助国的宏观经济足够稳健时,货币互换网络才能实质性地改善各国的社会福利。本文为以国家为国际金融参与者进行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57.
冯明昱  章诚豪 《理论界》2022,(11):56-62
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数字货币逐步取代传统纸质货币。相较于传统纸质货币而言,数字货币被窃取的风险性更大,这对我国刑事治理体系提出了兼顾系统安全的同时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的要求。目前,对于窃取数字货币的行为应当从刑事法层面予以规制已获得基本共识。但不论是学理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对数字货币窃取行为的定性问题存在分歧,究其根本,在于目前我国尚未就数字货币的法律属性达成一致。这不仅反映了新兴技术对现有刑法制度体系的冲击,也表明了我国刑法理论准备尚不充分。因此,对数字货币加以类型化分析从而厘清其法益属性是在刑事法层面建立数字货币完善保护体系的首要之义。在此基础之上,当从法教义学层面展开具体分析,解构刑法第264条盗窃罪、第285条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进而探讨窃取数字货币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为进一步完善数字货币的法律保护体系,实现对窃取数字货币行为的精准打击提供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958.
张春莉 《浙江社会科学》2022,(11):52-59+156-157
虚拟货币是网络科技快速发展的产物。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当下,财产的载体发生变化,财产概念发生变革,法律也应与时俱进调整规制范围,虚拟货币刑法属性的界定就成为刑法适用的基础性问题。根据刑法基本原理,虚拟货币具有类货币属性,但不属于“财产”,应认定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虚拟货币作为以计算机程序为基础的数据,带有与生俱来的技术风险;与此同时,虚拟货币相关的犯罪风险也在增加,刑法应实行虚拟货币交易实名化,明确责任主体;重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适用,准确定罪量刑;正视虚拟货币的法律属性,实现更高层次保护的飞跃;对于尚无法适用刑法救济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虚拟货币违法行为,应尽快构建配套规范,遏制经济泡沫。  相似文献   
959.
960.
李宏 《领导科学》2021,(1):56-58
单位的工作成效以及员工个人能力的发挥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压力传导机制。压力传导对员工能力激发产生的正负效应与压力分解、员工素质、激励机制、反馈与纠偏机制有关。要发挥压力传导机制的正效应,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压力共担机制、压力传导制度保障机制和员工抗压能力培育机制,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