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02篇 |
免费 | 135篇 |
国内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884篇 |
劳动科学 | 14篇 |
民族学 | 27篇 |
人才学 | 85篇 |
人口学 | 34篇 |
丛书文集 | 944篇 |
理论方法论 | 191篇 |
综合类 | 2069篇 |
社会学 | 229篇 |
统计学 | 6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98篇 |
2022年 | 122篇 |
2021年 | 110篇 |
2020年 | 127篇 |
2019年 | 99篇 |
2018年 | 52篇 |
2017年 | 94篇 |
2016年 | 126篇 |
2015年 | 154篇 |
2014年 | 316篇 |
2013年 | 254篇 |
2012年 | 342篇 |
2011年 | 420篇 |
2010年 | 333篇 |
2009年 | 404篇 |
2008年 | 427篇 |
2007年 | 282篇 |
2006年 | 204篇 |
2005年 | 204篇 |
2004年 | 167篇 |
2003年 | 169篇 |
2002年 | 161篇 |
2001年 | 142篇 |
2000年 | 111篇 |
1999年 | 73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7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阶层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阶层的分析单元是与阶层特质密切相关的群体,而不是什么个人或家庭;阶层是“实体”与“分析工具”的统一;揭示社会结构纵向序列的人群现象是阶层的主体;社会阶层是一个有着多个维度的结构体。 相似文献
122.
中产阶级是社会秩序"稳定器"的理论属于一种市场主义话语体系.从历史与现实考察,由于西方中产阶级处于矛盾地位,不仅致其群体性格和社会行为具有矛盾性、多面性和复杂性,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利益主体的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对秩序与权威发生冲突与挑战,以致社会往往充满各种变数与风险.因此,文章认为西方中产阶级与社会秩序的关键特质是"矛盾与变量"关系.而社会秩序稳定的深刻内涵与重要原则应是: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中的制度均衡,执政党与政府所发挥的政治智慧与制度想象力,社会各群体在政治系统中的充分博弈与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23.
2010:中国资本市场大事追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资本市场一步步走向兴盛。2010年,后起之秀的中国资本市场却顶住了金融风暴的侵袭,融资融券终于开闸试水,股指期货正式上市交易,创业板成立一周年以来,其作用初步显现,农业银行分别在上海和香港上市,国内银行间债市大解禁,新股发行体改再次启程,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面世,证监会牵头惩内幕交易,中国资本IPO额全球排第一等一系列大事件让人们留恋、回味,难以释怀。 相似文献
124.
125.
21世纪初,主流经济学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通过对前提假设的现实意义、分析工具的使用以及方法论的演进等方面的客观分析,来寻找主流经济学遭遇"非难"的深层原因,可以明确经济理论存在的真正意义,并由此进一步探讨主流经济学从科学主义走向科学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6.
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基于vAR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等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1992年第l季度至2006年第4季度期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在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中共同起重要作用;货币渠道对经济增长的实现要强于信贷渠道,但是信贷渠道更有利于物价稳定目标的实现;通过对1998年前后的样本进行格兰杰因果分析发现,货币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信贷渠道的作用则相对下降. 相似文献
127.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1994-2007年第二季度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分别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在利率传导途径、汇率传导途径、托宾的q效应和居民的财富效应传导途径以及银行信贷渠道中的有效性.实证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较弱,以上各种传导途径在我国都不畅通. 相似文献
128.
在市场有效性不足的情况下,股票市场的波动幅度和风险程度往往较高,不仅影响了金融体系的稳定,也会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对股票市场进行适度的调控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和货币政策的完善意义重大。从我国已有调控的即期统计特征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调控的效果不仅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而且多次出现调控失效的现象。通过对货币供给量和利率调控两类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和股市波动的关联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从总体来看货币政策调控对股票市场能够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但存在有显著的时滞效应,其主要原因是两种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不同,可以考虑通过完善的货币政策工具设置实现对股票市场调控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9.
本文基于层次分析决策理论,把货币政策工具、中介目标、最终目标视为一个系统,对比考察了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央行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大小,其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存贷款基准利率、公开市场业务,再次是间接信用控制工具、直接信用管制手段.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货币政策工具应如何搭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0.
本文主要从流动性过剩的计量、根源、影响以及相关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四个方面对国外流动性过剩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梳理.目前,计量过剩流动性的主要方法有:货币差额法、货币悬挂法、价格差额法、货币与GDP比等.对于流动性过剩的根源问题还存在着争论.一般认为,预防性过剩流动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坏账的风险;银行同业市场不发达;支付系统问题.而非意愿性过剩流动性的原因是:银行部门缺乏竞争;信息不对称;债券市场不发达.流动性过剩通常会显著影响资本市场的价格波动;全球流动性过剩是否存在溢出效应也较受关注.相关学者对货币政策的研究表明,在流动性过剩的条件下,稳健的货币政策通常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