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6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565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581篇
理论方法论   106篇
综合类   1156篇
社会学   76篇
统计学   30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41.
在市场有效性不足的情况下,股票市场的波动幅度和风险程度往往较高,不仅影响了金融体系的稳定,也会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对股票市场进行适度的调控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和货币政策的完善意义重大。从我国已有调控的即期统计特征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调控的效果不仅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而且多次出现调控失效的现象。通过对货币供给量和利率调控两类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和股市波动的关联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从总体来看货币政策调控对股票市场能够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但存在有显著的时滞效应,其主要原因是两种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不同,可以考虑通过完善的货币政策工具设置实现对股票市场调控的优化。  相似文献   
142.
本文主要从流动性过剩的计量、根源、影响以及相关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四个方面对国外流动性过剩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梳理.目前,计量过剩流动性的主要方法有:货币差额法、货币悬挂法、价格差额法、货币与GDP比等.对于流动性过剩的根源问题还存在着争论.一般认为,预防性过剩流动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坏账的风险;银行同业市场不发达;支付系统问题.而非意愿性过剩流动性的原因是:银行部门缺乏竞争;信息不对称;债券市场不发达.流动性过剩通常会显著影响资本市场的价格波动;全球流动性过剩是否存在溢出效应也较受关注.相关学者对货币政策的研究表明,在流动性过剩的条件下,稳健的货币政策通常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143.
在《1 8 5 7—— 1 85 8年经济学手稿》中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休视角对文明社会以来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作了如下经典的论述 :“人的依赖关系 (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 ) ,是最初的社会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 ,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是第二大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 ,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 ,全面的关系 ,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4.
1 990~ 1 992年促进经济回升时期的货币政策引发了 1 993年的经济过热 ;1 993~ 1 996年 ,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成功地治理了通货膨胀 ,但出现了经济萎缩的迹象 ;1 997年至今 ,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没有从根本上改善通货紧缩的状况。文章通过对 1 990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整体评价 ,说明我国货币政策的发展与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5.
欧洲货币联盟将于1999年1月1日正式推出单一货币—欧元。影响欧元今后汇率走势的因素很多,其中较重要的是欧洲货币联盟各成员国最终能否完全让渡其货币的发行权,自愿地放弃动用货币政策调节本国经济;未来欧洲中央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体系能否真正地获得法律规定的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并把稳定币值作为首任。本文通过对上述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欧元启动后走势的三种可能性,并逐一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46.
最近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破坏程度惨烈。人们对危机产生原因的认识有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其主要原因须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去寻找,尤其不能忽略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以及汇率政策和资本流动政策的失误跟金融危机之间的内在关联。深化体制改革和矫正经济政策,既是克服金融危机也是防范金融危机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147.
信用管理对中国的企业而言可谓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原有的组织系统中加入一个新的部门,它会涉及到组织中已经存在的诸多部门。如果这个新兴部门安排不当,得不到其他部门的认可、协助,它的工作就难以展开,实际上就成了名存实亡的部门,致使信用管理职能架空。要妥善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确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普遍认同的几种信用管理部门设置模式,然后依照中国企业的现实状况相机抉择。提倡在“强财务”的发展趋势下采用财务主导型信用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8.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下的货币政策调控困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汇储备是体现和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内在的逻辑联系;外汇储备变动会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产生冲击,引起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我国应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力度,促进国际收支结构平衡,以提高货币政策实施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9.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运用数理分析与计量经济学因果关系检验与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论述了中国利率政策操作的走廊理论机理与实践,考察了2007年1月—2014年6月中国利率政策操作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央行票据已发展成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能有效引导与控制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基本具备了基准利率的功能;在当前中国利率未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政策意图能迅速通过基准利率传递并反映在市场利率上。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市场流动性状况,在利率走廊框架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特别是利用央行票据作为操作工具,已成为对流动性管理与引导市场利率的重要方式,这方面已积累相当的经验,为中国利率完全市场化下的利率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0.
试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上市公司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目前公司法研讨的热点问题。证监会为此专门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但并不意味着一旦有了独立董事制度,公司治理的各种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证监会颁布的意见中对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职权范围、激励机制、法律责任等方面的规定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