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6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565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583篇
理论方法论   106篇
综合类   1155篇
社会学   76篇
统计学   30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我国国民经济在1996年底实现“软着陆”之后,通货膨胀率逐年降低,到目前呈现负数的状况;与此同时,我国却出现了失业增加、市场疲软、库存积压增多的新问题。对此,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但是央行调低存款准备金率是根据目前的经济状况而作出的适量微调,目的是要实现今年8%的经济增长速度,3%的通胀率以及充分就业的经济目标,并没有改变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52.
1.我国现行审计模式和领导体制的影响.使国家审计缺少独立性。  相似文献   
53.
论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分立的有效性前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 ,在中国央行和银监会是否应该就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各司其职的探讨正在逐渐深入 ,将金融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出去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两个 ,一是认为中央银行既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又负责金融监管 ,会造成较为严重的角色冲突。二是认为中央银行既负责宏观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又因金融监管涉及大量微观的和具体的活动 ,直接制约了金融监管的专业化 (王君 ,2001)。此外 ,虽然银行监管原本是央行的传统职能 ,但近年来国际趋势是将职能逐步从央行分离出来 ,另组一个独立的超级统一监管机构 ,负责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金融领域的监管。这可能是国内一些学者倾向于央行银监会分立模式的3种理由。本文从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分合的理论假说和制度变迁背景方面对上述理由进行了分析 ,指出监管职能或机构的变动主要是为实施独立有效的银行监管 ,金融监管政策的完整性和监管水平的提升 ,并不全在于架构的调整 ,缺乏监管理念更新的单纯机构变更永远是相对次要的  相似文献   
54.
近年来大学英语英语教学的弊端日渐显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笔者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出发,探究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从而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5.
基于2003—2015年我国26个省、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重点考察了四万亿投资刺激计划背景下,各地区的财政货币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冲击效应及其差异。研究发现:中国粮食价格上涨除了受到生产成本因素驱动以外,还主要受到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引致的地方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地方财政货币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冲击效应在四万亿投资实施前后存在明显的差异;四万亿刺激计划实施后,各地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才是新一轮粮食价格波动的主因,粮食类农产品因为自身的敏感和脆弱性,受到了财政货币政策引致的流动性泛滥所带来的最直接伤害;应注重财政货币政策的多重目标分解、梳理及协调配合,处理好“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寻求一个有效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56.
货币政策调控会先影响企业的风险偏好或风险容忍度,进而对企业的贷款行为产生影响。并且,金融危机冲击和货币政策调控会引起不同特征企业贷款行为的异质性反应。经验研究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显著引起我国企业风险承担的上升,而企业风险承担上升也显著引起其银行贷款规模的增加,中小企业、股权分散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其银行贷款规模对企业风险承担变化的反应更加敏感。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对货币政策变动的反应更加灵敏,而企业贷款规模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敏感度有所下降,大型企业、股权集中型企业和国有企业其基于企业风险承担传导的银行贷款行为受金融危机冲击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7.
本文利用我国CPI分类数据,基于多层因子模型构建了一种新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标.通过与单层因子模型方法的对比研究发现:单层因子模型会高估核心通货膨胀的波动性,原因在于其无法识别仅影响大类价格变化的局部因子,并将局部因子的大部分作用归于具有普遍性影响的全局因子.而多层因子模型不仅能够识别局部因子,并且利用分离局部因子之后的全局因子构造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标具有更小的波动性,且更符合核心通货膨胀的内涵.  相似文献   
58.
央行释放4000亿元流动性,舆论普遍解读是向实体经济“输血”以稳增长。但笔者却没有这么乐观,因为总体来说,央行释放4000亿元之后,由于投放资金有限,市场资金面并不会明显改善。在货币政策总体不宽松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59.
正李勇撰文认为,2013年以来央行在党规公开市场操作的基础上,创新出SLF(常备借贷便利)、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等方式,也加大了逆回购、定向降维、定向再贷款的使用,丰富了货币工具组合,优化了调控和传导机制,于变化中呈现出四个新特点。第一,对于商业银行资金季节性幅波动的问题,央行由被动救助转为主动出击。央行创新流动性调控工具,主动作为,平抑季节性资金波动的做法,明显优于过去让商业银行自行解决流动性、遇到市场极度紧张情况央行再紧  相似文献   
60.
英国经济可不像其令人振奋的奥运会参赛队,近期已赶不上其他多数发达国家的表现了。英国经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接下来又该如何做呢?首要议题是增长欠缺的主要原因到底归结于需求方还是供应方。英国央行行长默文·金爵士认为是需求方,因为欧元区危机和商品价格的上涨抑制了私人部门的需求,而宽松的货币政策还不足以抵挡财政紧缩、石油市场和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