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34篇
  免费   1700篇
  国内免费   691篇
管理学   17626篇
劳动科学   751篇
民族学   1050篇
人才学   2062篇
人口学   468篇
丛书文集   16224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3246篇
综合类   35909篇
社会学   5845篇
统计学   4343篇
  2024年   389篇
  2023年   1549篇
  2022年   1337篇
  2021年   1570篇
  2020年   1353篇
  2019年   1497篇
  2018年   660篇
  2017年   1193篇
  2016年   1596篇
  2015年   2576篇
  2014年   6320篇
  2013年   5289篇
  2012年   5990篇
  2011年   6557篇
  2010年   5818篇
  2009年   6597篇
  2008年   6967篇
  2007年   5000篇
  2006年   4356篇
  2005年   4049篇
  2004年   3459篇
  2003年   3312篇
  2002年   2939篇
  2001年   2417篇
  2000年   1958篇
  1999年   896篇
  1998年   505篇
  1997年   356篇
  1996年   284篇
  1995年   217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汤晋苏 《社区》2002,(15):26-27
在宏观的层面上看,社区建设正给城市带来一场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革命。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她找到了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新钥匙,由此开拓了中国城市建设的新局面。“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是一种政府与社会共生共长、相辅相成的互动格局。于是,现代社区的内在价值从行政全  相似文献   
162.
毛泽东的价值理论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学说,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当前时代背景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最新实践,创造性地坚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渗透着一系列新的观点和思想方法,是对毛泽东价值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3.
164.
165.
关于统计信息产品定价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统计信息产品的特性和其价格形成的特殊性入手 ,将统计信息产品分为基础性统计信息产品和竞争性统计信息产品 ,然后对两类信息产品的定价分别进行探讨 ,对我国的统计信息商品化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6.
如何面对上市公司MB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江苏统计》2002,(7):27-29
中国的上市公司实行MBO动因与国外不完全一样,主要目的是以激励企业高层为主,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因而BMO更多是行政安排为主。刚刚兴起的MBO由于时间较短,配套的法制法规不全,监控也成了盲点。在这种不规范的市场之中,完全按照国外的MBO来进行运作,风险依然较大,盲目地、大规模地掀起MBO浪潮,将会产生更多的后遗症。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上市公司的MBO及其实施过程进行监督,保证MBO实施的市场化、规范化,通过定量、定标来控制MBO过程中的风险,使MBO能够建立在企业健康发展、企业更具有内在核心竞争力的方向上来。  相似文献   
167.
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 ,传统的工作模式必将被现代化的管理所替代。高校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网络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档案资源共享 ;增强信息开发能力 ;节约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168.
高校青年学生网络思想与法制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 ,网络上信息的内容日益呈现出其复杂性 ,世界观并没有完全形成的青年学生 ,很容易受到网上信息内容所隐含的意识形态的影响。正确辨别网络信息 ,正确对待网上游戏 ,抵制恶意信息流传 ,增强青年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加强对他们的思想与法制教育 ,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9.
文化作为一个热点研究问题 ,理论界在许多方面存在分歧。本文着重厘清了人们对文化在概念、价值方面的误解 ,认为文化是一个标志人的主观心态和观念形态的范畴 ,是人处理其与客观世界的多重现实的对象性关系和解决人类内在精神需求的方式 ,这种方式表现为并对象化为千状万态的精神现象和产物 ,并且认为文化对人和社会的价值意义是个客观事实 ,文化的作用已深深地渗透到社会的演进过程中 ,最后从文化的价值意义出发 ,阐述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合理思路。  相似文献   
1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