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6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朱元璋由于出生贫寒,痛恨贪官污吏,在执政后采取了中国历史上最严厉的措施来惩贪,连多用一张信纸在他眼里都算贪污。而且,朱元璋杀贪官的手段极其严酷,特别针对贪官制定了凌迟、枭首、阉割、诛族等酷刑,此外,还有骇人听闻的剥皮实草,就是把贪官的皮剥下,里面填上草。并放在贪官继任者的衙门座位旁边,不得挪开,目的就是为了警示继任者。然而贪腐现象仍旧屡禁不止,朱元璋也哀叹: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尸未移而人为继踵,治愈重而犯愈多。在这种情形下,朱元璋推行了百姓造反的群众反腐运动。  相似文献   
22.
朱元璋由于出生贫寒,痛恨贪官污吏,在执政后采取了中国历史上最严厉的措施来惩贪,连多用一张信纸在他眼里都算贪污。而且。朱元璋杀贪官的手段极其严酷。特别针对贪官制定了凌迟、枭首、阉割、诛族等酷刑。此外,还有骇人听闻的“剥皮实草”.就是把贪官的皮剥下。里面填上草。并放在贪官继任者的衙门座位旁边,不得挪开.目的就是为了警示继任者。然而贪腐现象仍旧屡禁不止,朱元璋也哀叹:“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尸未移而人为继踵,治愈重而犯愈多。”在这种情形下,朱元璋推行了百姓“造反”的群众反腐运动。  相似文献   
23.
中国早就有“自古贪官多好色”的说法,而今“十个贪官九个色”的断定好像也得到了验证。据现行《婚姻法》修改起草专家小组主要负责人巫昌祯教授的统计,被查处的贪官污吏中95%都有“情妇”,腐败的领导干部中60%以上与“包二奶”有关。  相似文献   
24.
李亚平 《领导文萃》2008,(13):82-86
沈万三的故事.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可以相当典型地看出朱元璋对这些豪门富户的态度。  相似文献   
25.
刘跃进 《金陵瞭望》2005,(15):37-37
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也包含廉政文化建设在内。溯源尧、舜、禹,当属廉政治世,其时“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有所善。”(见《礼记·礼运》)。当时社会由无阶级、无私产向有阶级、有私产转变,农业工具、射猎工具、捕渔工具共有,劳动成果也均分,贪官污吏还没有产生的土壤,这种清廉社会只是历史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26.
吴思 《中外书摘》2009,(5):25-27
海瑞很快就向皇上提出了爆炸性建议。他说,陛下励精图治,为什么不能大见成效?因为处罚贪官污吏的刑法太轻。海瑞搬出了明太祖朱元璋的立法:贪赃枉法八十贯论绞。他还提到朱元璋将贪官剥皮填草,作成人皮口袋挂在公堂上惩戒后任的办法。海瑞认为,如今就应该用这种办法惩办贪官污吏。此论一出,舆论大哗。  相似文献   
27.
怀念毛泽东     
冯彦章 《中华魂》2011,(4):71-71
为何蛇蝎屡屡生 为何妖魔除不净 为何大圣也无奈 只因神仙养妖精 贪官污吏白骨精 食人血肉一脉通 太平盛世无失盗  相似文献   
28.
袁刚 《领导文萃》2012,(8):23-26
2011年两会最后一天上午,温家宝总理在例行的答中外记者问时说:我以为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总理明确点明腐败是当今社会最大危险,同时也隐隐点到制度、体制是营造腐败的土壤,亟待改革。干部官僚腐败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显性作奸犯科的贪官污吏,不仅法理难容,就是其自身也怕见阳光深自潜藏。然也有  相似文献   
29.
雷颐 《领导文萃》2008,(3):110-113
清末,由于制度存在重大缺漏,使各级官吏有机可乘,造成了无官不贪的局面。在一直宽松的情况下,不作体制性改革,而仅仅用重典严惩贪官污吏,查办得再多,也只是少数,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仅仅是一种“涂饰”罢了。  相似文献   
30.
傅谨 《领导文萃》2008,(4):87-91
历史上的包拯在中央政府担任过监察御史,对贪官污吏的行径多有揭露,与他后来的公众形象颇有联系。但终其一生,多数时间他只是担任地县州一级的地方官。他50岁左右终于被提拔进京,不过,在京城期间,也多是以任闲职为主,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天章阁待制”和“龙图阁学士”两个职务,就是典型的赐给文人的可有可无的虚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