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48篇 |
免费 | 136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78篇 |
劳动科学 | 50篇 |
民族学 | 164篇 |
人才学 | 45篇 |
人口学 | 208篇 |
丛书文集 | 820篇 |
理论方法论 | 229篇 |
综合类 | 1601篇 |
社会学 | 321篇 |
统计学 | 1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75篇 |
2022年 | 127篇 |
2021年 | 199篇 |
2020年 | 231篇 |
2019年 | 173篇 |
2018年 | 64篇 |
2017年 | 121篇 |
2016年 | 137篇 |
2015年 | 90篇 |
2014年 | 151篇 |
2013年 | 161篇 |
2012年 | 208篇 |
2011年 | 234篇 |
2010年 | 235篇 |
2009年 | 225篇 |
2008年 | 290篇 |
2007年 | 251篇 |
2006年 | 191篇 |
2005年 | 187篇 |
2004年 | 124篇 |
2003年 | 117篇 |
2002年 | 82篇 |
2001年 | 55篇 |
2000年 | 61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172.
《中州学刊》2020,(10)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之年,2020年以后我国贫困的特征和治理任务将发生重要变化,必须在保持贫困治理政策必要的稳定性、连续性、过渡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时调整,实现"五大转变":贫困治理的政策目标从消除绝对贫困向治理相对贫困转变,政策重心从超常规社会动员向常规制度化治理转变,政策工具从运用强制性工具为主向混合性工具为主转变,政策类型从福利型政策为主向发展型政策为主转变,政策选择从财政直接减贫为主向发挥杠杆作用为主转变。为适应这些转变,需要实施加强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支持、优化东西部扶贫协作与对口支援方式、对现有的扶贫政策进行分类梳理、加强减贫政策与乡村振兴发展政策的衔接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3.
我国财政扶贫资金设立以来,经历了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历史变迁,走出了一条"精准"取向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推动我国扶贫治理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指引下,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方式出现了一系列积极变化,财政扶贫资金"输血式救助"和"造血式开发"的双重功能均得到了强化,财政扶贫资金精准投入和使用的基础日趋坚实。但基于精准性对财政扶贫资金效益和效率的评估结果表明,在现有资金投入规模下财政扶贫资金的减贫效率尚未达到最优。在脱贫攻坚收官的历史性阶段,需要进一步推动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使用及监管的理论和机制创新,为未来向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精准发力做好准备,推动我国贫困治理现代化早日实现,为世界贡献贫困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74.
175.
176.
177.
178.
“有效市场”“有能集体”“有为政府”在中国农村减贫中的功能区别在于各自促进资源配置的动力不同,中国农村减贫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有效市场”引导的资源流动“主动性”,“有为政府”引导下资源流动“强制性”以及“有能集体”引导的资源汇聚“整合性”带来的必然结果。“有为政府”为市场作用发挥提供了保障,“有效市场”的介入对“有能集体”的资源协调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有效市场”引导下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以及“有能集体”对资源的协调整合,又积极响应“有为政府”农村减贫支持性政策的号召,最终共同推动脱贫地区的资源获取与资源利用。吸取中国农村减贫经验,推动乡村振兴应以“有效市场”“有能集体”为主,“有为政府”为辅。应该发挥“有为政府”畅通要素流动渠道的作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实现城乡资源平等交换。进一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发挥“有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农村产业发展积极性,激活农村发展所需的现代生产要素。通过“有能集体”整合协调农村内部自有资源与外部投入资源,强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乡村发展中“统”的功能。在“有效市场”“有能集体”“有为政府”共同作用下,实现农村资源全面激活、更易获取、... 相似文献
179.
我国贫困人口的脆弱度与贫困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贫困脆弱性和贫困动态理论的逻辑归纳与阐述基础上,利用辽宁省重点贫困县调查样本数据,采用聚类分析、脆弱度分析以及敏感度分析等方法实际测度了贫困县贫困状态的分布情况和脆弱程度;从贫困动态的角度,对贫困户1997~2006年间的贫困发生频次、深度及持续时段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各个贫困县的贫困脆弱性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受多重致贫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类型分布特征;贫困动态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贫困脆弱度的结果;贫困时段分析与以往研究发现略有不同,呈现出“暂时贫困”和“长期贫困”二者“并重”的特征,而非“单一分布”的“偏态”, 真正有效率的扶贫救济制度应当准确地锁定在持续贫困的家庭上,政策相应地要具有差异性和弹性,这样才有可能快速及时的解决攻坚阶段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80.
城市准贫困人群生活状况监测的指标体系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特殊的贫困,准贫困是指将贫困的概念延伸到经济收入之外,在经济收入及身心健康、贫困风险抵抗力等方面受到限制的状态。文章从贫困的概念和属性入手,对准贫困的类型进行归纳,建立了指标体系并编制指数,力求刻画城市中准贫困概念所涵盖的各个方面,争取客观准确地反映准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