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119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16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186篇
社会学   41篇
统计学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四川统计》2012,(12):4-5
日德兰半岛上的北欧王国丹麦,是联合国报告中称为“全球最幸福的国度”,贫富差距小、社会福利高,而其低碳、节约的绿色发展模式,不仅解决了能源安全问题,还保护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人们整体收入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同时,却出现了贫富差距迅速扩大的现象,目前,贫富差距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收入分配不公除了影响社会稳定,还会影响经济效率,所以如何减小贫富差距,是推进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描述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形成原因、并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3.
戴志勇 《领导文萃》2011,(23):22-22
在三十多年改革过程中,始终有一条权力变现的潜流存在。通过对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强势支配,设置各种准人障碍来垄断重要行业,不受限的权力以此获得了巨额腐败租金,这才是中国贫富差距畸高的核心原因。  相似文献   
54.
围绕当前广受关注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问题,利用江苏省社科院和省委统战部"社会阶层和谐关系"课题组所作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了当前各社会阶层对贫富差距程度的主观感受和价值判断.研究发现:(1)大部分被访者认为当前的贫富差距状况已比较严重,贫富差距扩大会引起阶层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且对这一问题的主观认知已影响了不同群体对当前贫富差距状况的判断;(2)越是社会责任感强的群体和身处社会最底层的群体,越能敏感地察觉到贫富差距问题对社会和谐产生的影响;(3)培养大规模具有中间阶层意识的社会群体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55.
丁冰 《中华魂》2008,(3):58-61
来信丁冰老师:我从《中华魂》2006年第12期上读过您的文章《基尼系数能否适用于我国?》,很受启发。最近,我读到一篇文章《从"郎旋风"看否定改革的第三次思潮》,认为改革以前我国贫富差距相对来说是"无穷大","所以,从大趋势讲,改革以后贫富差距显著缩小"。(载《"张勤德旋风"实录》,中国展望出版社2007年版)另有一  相似文献   
5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就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现在出现的贫富差距不能正确认识.本丈通过寻找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并探讨解决,使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57.
城镇反贫困:政府别无选择的重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反贫困是一项系统工程,减少乃至消除贫困,归根结蒂要靠发展经济,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行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的税收、金  相似文献   
58.
现阶段我国贫富差距的四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我国的贫富差距,主要是市场转型和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全体人民在共同富裕过程中先富与后富之间关系的反映;并没有导致两极分化,而且也不是两极分化,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和暂时性。我们既要承认贫富差距,又要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59.
亏损、破产和效益较差的企业职工已成为当今城市贫困的主体,这一群体与社会富裕阶层形成强烈对比,社会心理冲突在所难免。过大的贫富差距极易引起公众心态的失衡,潜伏着不安定因素,对社会稳定局势带来威胁。  相似文献   
60.
贫富差距不同于收入差距,不能仅仅依赖经济学方法,而要借助多学科方法,从多维视角观察和研究。中国的贫富差距,从总体上看是在不断扩大;从城镇居民之间、农村居民之间、城乡居民之间、地区之间四个维度的表现看存在明显差别,其核心是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用基尼系数方法来分析中国的贫富差距,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不能作为衡量问题的唯一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