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2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6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89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2 毫秒
71.
对贫富本质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勇 《唐都学刊》2003,19(3):113-116
对贫富本质的认识是解决贫富问题的前提。从人与物及人与人的关系上看,贫富的本质在于贫富的主体对客体的占有。从财富的分享过程与贫富结果上分析,贫富问题是一个分配方式的问题。从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的高度进行概括,贫富问题则是正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72.
黄义英 《社科纵横》2006,21(2):111-113
中国传统贫富观由各种相互竞争又相互补充的理论观点构成,强调心理调节功能是它们共同的特点;评价传统贫富观要充分考虑其历史性,并注意借鉴其构建技术,为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贫富观服务。  相似文献   
7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的会议主题,也是我国小康目标在贫富观的历史变革中日臻完善的结果。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在不同时期对发展目标的历史选择分别体现出贫富观的不同时代特征。对儒家传统文化浸润的中国人而言,先秦儒家的贫富观在这一变革中始终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且至今保留着极其丰富的伦理价值、人文内涵,十六大所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便充分体现出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74.
文章具体探讨了贫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分析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机理及方式。意在认识贫富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历史和辩证的过程,揭示其同社会进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所具有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75.
先秦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兼思想家管仲提出了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如注重耕织的生产观、各得其所的交换观、贫富有度的分配观、俭奢统一的消费观等等,都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从分配公正的历史背景、内容以及评价探讨管仲的社会公正观--分配公正.  相似文献   
76.
中国城市住房分层:基于2010年广州市千户问卷调查(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广州市千户问卷调查数据表明:城市住房分层结构是一个从低到高依次由无产权房阶层、有产权房阶层(福利性产权房阶层、商品性产权房阶层、继承性产权房阶层)和多产权房阶层构成的“三阶五级式”结构;个人的政治资本、人力资本、职业状况及收入水平对人们获得住房资源有显著影响;城市住房分层既反映社会贫富分化又可加剧社会贫富差距。因此,住房保障目标、对象及方式的选择应以住房分层状况为前提。  相似文献   
77.
本文系统分析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南北经济贫富差距的现状,从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技术要素的创造和转移等几个角度分析了南北贫富差异的原因,并对我国今后应如何发展经济进行了再思考。  相似文献   
78.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从不同层面描绘了两个对比鲜明的世界——以贾府为代表的富贵世界与以刘姥姥为代表的贫穷世界:作者借甄士隐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借冷子兴道出了宁荣二府及社会衰败的原因,借刘姥姥展现了贫富两个世界的悬殊。  相似文献   
79.
卫兴华 《中华魂》2012,(15):28-30
造成我国贫富分化的原因.学界众说纷纭。有多种不同的看法.都有各自的道理。但应分清浅层次的枝节性的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本性原因。腐败是不是根本原因?需要具体分析。腐败,是指为人民所痛恨的公职人员以权谋私的非法行为。  相似文献   
80.
宋祺  廖泽芳 《兰州学刊》2011,(11):32-38
世界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丰裕中的贫困史",富裕与贫穷国家同在。与此同时,世界经济霸权不断更迭,是什么决定了世界的"赢家"和"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基于资源基础的国民财富论观、基于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强弱观、基于文化和历史视角的国家贫富观、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国家盛衰观、基于利益集团的兴衰观。这些观点对于走在"复兴"之路上的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值得我们深思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