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47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03篇 |
劳动科学 | 16篇 |
民族学 | 19篇 |
人才学 | 46篇 |
人口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290篇 |
理论方法论 | 54篇 |
综合类 | 811篇 |
社会学 | 124篇 |
统计学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40篇 |
2015年 | 74篇 |
2014年 | 136篇 |
2013年 | 77篇 |
2012年 | 95篇 |
2011年 | 113篇 |
2010年 | 108篇 |
2009年 | 106篇 |
2008年 | 141篇 |
2007年 | 85篇 |
2006年 | 76篇 |
2005年 | 57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68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物权法》规定了物权法定的基本原则,严格限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被认为奉行严格的物权法定主义。通过对物权法定主义的历史渊源进行考证,剖析其自肇始起即受制于社会历史发展的特定语境、与民法意思自治理念冲突并使其自身体系封闭的僵硬特质,揭示在中国农村现有土地物权法律体系的背景下,农地用益物权在物权法定中法的渊源、用益物权的权能及民法平等性方面突破物权法定的藩篱而应具有的张力,为农地用益物权法律的修改完善提供参考。研究认为,及时立法、衡平与特别法优先适用和法律拟制可以使农地用益物权法具有包容力和扩张力,是克服物权法定僵化性所带来弊端的重要手段;农地用益物权在权能上应具有张力,只有赋予农地用益物权以接近于所有权意义上的相对完整的权能,才可使农地用益物权人享有各种实体和程序性权利;除法律有规定以外,物权法主体应呈现平等性和广泛性,获得法律平等保护。 相似文献
52.
夏大兆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8(4):86-91
字际关系指的是形、音、义某一方面相关联的一组字之间的关系。字际关系的确定对文字考释、工具书编纂等意义重大。通过对甲骨文■、■、■及相关诸字关系的考辨可以看出字形和字用是确定字际关系的两项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53.
路世忠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4-21
针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管理实际和业务特点,研究和设计了企业风险管理的业务架构和实施架构,基于管理架构优化设计了多层级风险管控工作的主要业务流程,并对风险管理系统的实施范围和风险库管理、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等各阶段的信息化系统用例进行了深入研究。阐释了风险管理研究在集团公司构建企业级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实践和应用,对其他大型企业集团切实开展和提升风险管理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4.
55.
李绍章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1-5
在"十分珍惜、合理利用"的土地开发利用方针指导下,对搞活农林牧副渔有着重大潜力可挖的"四荒"土地应格外受到关注.确立"四荒"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地位尤其是民法地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我国正在进行的物权立法应对"四荒"土地使用权予以调整和规范,包括它的取得、期限、主体、客体、权能、效力以及法律保护等内容.这对于充分、合理和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6.
重视基于交通运输资源的运输经济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荣朝和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1-7
交通运输资源是从事运输活动的条件和手段,包括固定交通资源和可移动交通资源这两类硬资源,以及由运输系统中的人力、信息、组织与管理制度等构成的软资源.交通区位是交通行为与交通资源的聚集地.交通规划的目的,应该是在约束条件下通过交通建设实现交通资源在物性、空间和时间上的耦合效应,以满足规划主体在政治、经济、国防、社会及环境的需要.交通运输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其形成与使用的效率,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运输业的规模和效率,也决定着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运转状态,因此必须提高交通资源的形成和使用效率.对交通运输资源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运输经济学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李明军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2):140-143
到清代中叶,个性化的密室创作成为通俗小说的主要写作方式,传统诗文的抒情言志因素被引入通俗小说,通俗小说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对自我表现的强调是清代中叶文学创作的共同特点。通俗小说观念的变化与清代中叶文人的境遇和心态有密切的关系,文人小说所抒发的郁结不平之情,同建功立业的迫切感和才华不得施展的无奈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为文人小说所言之“志”的用世情怀,是传统儒家理想主义的呈现,也有着深刻的时代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8.
为实现“双碳”目标,我国在环境权益交易市场体系中分别建立起用能权交易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前者用于控制用能单位能源使用和消耗的上游环节,后者控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下游环节,两制度有效衔接将有利于节能减排目标完成的高效协同。两类交易制度存在理论背景的一致性,但同时也面临着法律依据、配额分配方法等不一致的地方。因此,我国未来应从立法路径、制度安排及保障措施三个方面入手,为用能权交易制度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衔接所面临的相关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9.
李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199-203
《说文》中戼丣为两个独立的声符,但清代即有学者认为二者实为一体,不必强作分別,今人根据甲骨文、金文资料,大多也认同戼丣同一。本文通过对段玉裁《<说文>劉字考》及清代大量相关资料的分析,同时结合甲骨文对用牲之法"卯"字的研究,提出以下两点:段玉裁坚持《说文》的戼丣之分,强调的是形声字的语音分化及谐声规律;段玉裁和清代其他学者对"劉鐂"等字的细致考证,也对确定甲骨文中用牲之"卯"的具体含义具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60.
刘守政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2):52-54
由“摄用归体”到“会体归用”,是熊十力“体用哲学”圆成逻辑。笔者认为:在熊十力后期思想中,一方面,以“心”为“终极本体”的宗旨并没有改变;另外一方面,理论重心则由“体”向“用”的转化、落实,虽无否定“本体”的意味,但更凸显了“用”的层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