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2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477篇
理论方法论   55篇
综合类   1050篇
社会学   49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日本民间传说源义经并未自尽,而是通过虾夷之地进入满蒙,摇身一变为成吉思汗.一见之下,颇为荒谬,然其是非对错自有辩.大凡传说之事多有一定的精神与主义镶嵌其中.观其背景,别有意味.江户时期产生的“义经北行传说”乃幕府“关心”虾夷地的“产物”.明治时期诞生的“义经乃成吉思汗说”,正是日本扩张领土与入侵大陆的风潮体现.  相似文献   
982.
显化概念一般被理解为表达出原本隐含于源语篇中的信息,在翻译研究受到关注。但显化概念因研究方法不同而异,如基于话语和基于传统的编码/推理之分的显性概念,不同研究难以比较。基于关联理论,可以提出基于显义/含意的级阶性显性化/隐性化这一分类法,以更好地解释显性化/隐性化现象,也可能在未来研究中融合所有不同方法。  相似文献   
983.
佛教产生于印度而在西域广泛流传,已融入了诸多西域民族的文化因子,再由西域传入中土,主要传译者是西域僧人,从而促进了胡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讲经的"格义之法"是融中土思想于佛经教义,般若"六家"之学是佛玄合流,西域名僧鸠摩罗什重译大小品弘性空之学,更体现了胡汉文化交融的具体过程.说明西域与中原自古文化交流十分密切,西域文化思想对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4.
皇侃的《礼记》学上承汉代经学家的治经传统,既有古文经学家注重名物制度和文字训诂的特点,同时也有今文经学家注重章句之学的特点。皇侃的《礼记》学多遵从郑玄,但是也有与郑玄相乖离的地方。皇侃的《礼记》学体现了南北朝时期义疏之学的特点,对唐代乃至唐代以后的《礼记》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5.
王学军 《船山学刊》2013,(1):104-109
《诗经》是周代礼乐制度的产物,先秦两汉时期《诗》义阐释体系的建立和解体均与礼制兴衰密切相关。《诗经》文本的形成源于周礼之兴,在编辑、结集的过程中,周王室大师等乐官对《诗》义加以系统整合和重新解释,于作者意义之外首次重建《诗》义阐释体系。春秋末至秦末,周礼衰败,乐官流散,《诗经》入乐传唱和《诗》义传播工作停滞,周王室大师等乐官建立的《诗》义阐释体系解体。伴随汉礼之兴,汉儒重建《诗》义阐释体系,在儒家义理框架下,《毛序》视《诗经》为历史文献,常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解读主旨、训释字词,以从整体上把握诗旨,使超越个别篇章的系统化解读成为可能、由于《诗》义阐释体系的两次重建,先秦两汉时期出现了层垒形成的《诗》的三重释义:先秦作者之义、周王室大师之义与汉儒诠释之义。周王室大师之义与汉儒诠释之义形成对先秦作者之义的双重遮蔽:  相似文献   
986.
桓占伟 《文史哲》2015,(1):106-117,166-167
长期以来,学界多以"礼"为春秋时期的核心观念;孔子以"仁"代"礼","仁"又被视为春秋后期的社会核心观念,"义"在春秋观念史上的地位却被忽视了。实际上,春秋之"义"具有统领性、共识性和普遍性,三者共同支撑起"义"在春秋社会观念中的核心地位。春秋义观念的勃兴,表明以"礼"为代表的宗法制度的崩坏,并不意味着以"义"为准则的宗法精神的丧失。"义"对春秋社会所产生的无形而深刻的影响,理应引起学界新的重视。  相似文献   
987.
华夏礼仪文明的核心要义是伦理精神。《仪礼·士昏礼》中各种仪节的制作是对壻、妇、舅和姑各自所应担承的伦理责任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通过短短的一场婚礼,《士昏礼》凸显了夫妇一体而有别、夫义而妇听以及舅尊而姑慈等家庭伦理精神,从而人尽其伦、各尽其分,终至内外和顺、国家理治。  相似文献   
988.
陈家鼎 《船山学刊》1995,(2):137-147
明清之际,中国封建社会已进入垂死阶段。此时,社会经济结构虽无巨变,新的经济关系尚处于萌而未发状态,但政治领域中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明王朝的倾覆和清兵入关,宛如天崩地裂。在激烈复杂的社会诸矛盾中,愈演愈烈的民族矛盾,一跃而为社会主要矛盾,贯彻于明代始终的阶级矛盾,渐次退居从属的地位,成为社会次要矛盾。爱国思想家们,在如火如荼的反清斗争中,深感要挽救民族存亡,寻找民族复兴之路,必须建立反对民族专制统治的理论体系。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吕留良、颜元。  相似文献   
989.
告孟皆有知言方式以修身知世,告子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即以“义”制心,以“义”判言,不理他人心;孟子应对之,提出“知言”,即以心知言,知言求心,要求正人心。概言之,两人知言方式的差异焦距于二:(一)“义”“心”是否分离;(二)是否应拨正他人心。  相似文献   
990.
“动静”先由词组时的“行动和止息”义演变为概括性的“行为举止”义;然后在组合关系变化的推动下,进一步转指为“‘行为举止’的情况”义,并最终泛化为“(探察的)情况”义,从而完成了词汇化。“动静”词汇化的意义是由“动”、“静”共同参与形成的,偏义成词说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