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0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6篇
丛书文集   85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236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中唐诗人卢仝,诗风险怪却具"俗"趣,从而融通了险怪和通俗,成就了虽怪却具亲和力的独特审美风格."俗"趣,即与当时民间趣味相契合从而具备通俗味、大众味的一种审美情趣,它在卢仝诗中比较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表达手法"俗";结构方式"俗";语言运用"俗".  相似文献   
412.
从教十多年来,常闻为师者的慨叹:作文教学难呀!学生的抱怨也不绝于耳:"又是作文!烦!厌!"。然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却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所以,我信奉北大教授孔庆东的一句话:有趣者事竟成。作文教学亦如此,一"趣"能激起千层浪。  相似文献   
413.
王阊运论词承衍孙麟趾“畅词趣”之说,所编《湘绮楼词选》以词趣为标准选词,采用“趣”、“妙”、“灵”等话语评点词,寻求“绮语”与“合道”的契合点,试图阐释和回归“诗庄词媚”的观念,反映出清末民初对词体审美特质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414.
大学生作为青少年群体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其犯罪现象在社会趋向多元化和复杂化的今天,呈现了一个上升的趋势。针对这部分特殊群体,我们根据其主观心理态势、外界因素影响和成长背景做了调查和剖析,并力求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和途径。为大学生可能产生的犯罪冲动进行心理干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415.
从唐代开始,民间文学创造诸葛亮临死前巧妙布置仍活的假象,欺骗魏军。是按巫术的思维作趣仿。历代传承而为《三国演义》采用。  相似文献   
416.
<论语>是记述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和事迹的儒家重要典籍.历代对<论语>进行诠释的学者众多,佳著如林,吴惠敏教授及其新著<论语趣读>是其中优秀者之一.透视吴著,具有慧眼识珠、理路新颖,立意深邃、求证精审,深入浅出、见解独到,考究个案、深入透辟,汲取众长、资料翔实,结构谨严、分类允当,文笔流畅、情采飞扬等优点,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逻辑严密的<论语>解读著作.  相似文献   
417.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都明确告诉我们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学生作文叉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为前提。鼓励学生体验在未曾关注的精彩瞬间,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一条经验。  相似文献   
418.
“辞趣”是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首创的修辞学术语,闪耀在“辞趣”理论里的语言美学思想和变异修辞观念对现实的变异修辞现象具有广泛的理论阐释力。同构串联句是语句修辞领域的“辞趣”现象,是利用句法编码“形趣”关顾句义表述“意趣”的变异修辞句式,倚重于语言美学效应提升修辞效益。  相似文献   
419.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20.
康长福  乔力 《东方论坛》2003,(4):128-128,F003
宋词研究一直是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显学,学者辈出,巨制纷呈.这既为今人将宋词研究推向深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也在客观上为后来者设置了难以企及的跨越平台.因而,将研究的兴趣锁定在宋代词人及其创作上,并希图有所创获,与其说是一种学术自觉的挑战,毋宁说是一次成败难料的冒险,或是一次对研究者自身学识与勇气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