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43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99篇
管理学   1395篇
劳动科学   114篇
民族学   164篇
人才学   319篇
人口学   53篇
丛书文集   3819篇
理论方法论   701篇
综合类   7379篇
社会学   761篇
统计学   189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34篇
  2022年   260篇
  2021年   354篇
  2020年   281篇
  2019年   327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299篇
  2015年   489篇
  2014年   942篇
  2013年   767篇
  2012年   817篇
  2011年   1025篇
  2010年   916篇
  2009年   1029篇
  2008年   1309篇
  2007年   914篇
  2006年   770篇
  2005年   716篇
  2004年   572篇
  2003年   549篇
  2002年   497篇
  2001年   464篇
  2000年   367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人力资本从效用的角度分为有效人力资本与无效人力资本,同时,将人力资本的投资分为有效人力资本投资及无效人力资本投资,认为只有有效人力资本投资才能产生有效人力资本,才能给投资主体带来收益.  相似文献   
102.
师生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本文认为主体间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本质属性,主体是指具有社会性的、从事着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主体性是主体与客体发生关系所表现出来的以"我"为中心的能动性、占有性,主体间性是不同于主体性的、在教学中以师生共同面对的客观事物和认识对象为依托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的规定性。交往是师生主体间关系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主体间关系的核心,师生间建立主体间关系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单个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只有主体间性才能还给学生真正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3.
基于人文关怀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策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数量也在大幅增加,贫困生现象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的状况及需求,并试图从人文关怀的层面探讨当前如何更好地推进高校贫困生工作。  相似文献   
104.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中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以及我国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对新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加强对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改造,进行整风运动加来强马克思主义在党内的教育以及对人民群众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措施来确保新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其间虽然也有失误和偏差,但最终建立和确保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5.
对我的语言学反思应该与哲学反思联系在一起。作为哲学概念的我必须通过作为语词概念的我来表达。对我的语言学反思为哲学反思提供了启发。我作为哲学概念始终是与作为主体的人相联系。正是在构建"为我而存在"关系的过程中,主体把"为我而存在"的对象与不"为我而存在"的对象区别开来,从而总是以我的姿态与客体相对应。只有当主体在意识中对主体的我予以意识时,主体才能以主体的形态在世界中凸现出来。我作为主体的自知意识在本质上是社会建构的。自我意识就是主体对自身进行反映所形成的意识。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由此就决定了自我意识的二层涵义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自我意识既具有个体形态,又具有群众形态,二者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在一般的人类实践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往往是主动与被动、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但在对外文化教学实践活动中,由于教者与学者都是主体,原来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主动与被动、决定与被决定关系变成了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的平行互动、共生互决关系。在目前第二主体及其意识还未被关注的状况下,我们尤其要提倡以第二主体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和尊重作为第二主体即外籍学生的学习动机、感情倾向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7.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后矇胧诗"群,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由于"后朦胧诗"群的驳杂与庞大,学术界对这一诗群的认识始终停留在有限的、在当时由于发表鲜明"反叛"宣言的那几个派别上面,从而忽略了这个庞大群体的多元性,结果造成了历史性的误读。这一误读主要表现在把整个"后朦胧诗"群看作是一个反文化、反传统的诗歌群体和对它们语言革新的不认可。  相似文献   
108.
受经典作家的理论影响,我们始终强调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但这是一个伪命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不存在主次贵贱之分,如果有主次之分,只能是市场公平竞争的结果,而不是前提.决策者应当顺应市场逻辑,放弃主体地位提法,遵循市场法则,唯此才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09.
我们的政府是一个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型政府。公众满意原则应成为政府绩效评估的终极标准。本文基于行政伦理的视角,以满意原则为标准,对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应建立怎样的评价体系及评估主体做一探讨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0.
论行政惠民理念下的行政法制度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当下的诉求,在行政法领域内关于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著述也并不鲜见。作者从行政惠民的基本理念出发,提出行政法制度安排起点的转变是给惠于民、和谐官民关系的重要一环,并进而提出实现这种转换的基本方法,以期为构建服务型政府、惠及民众并最终达致社会和谐找寻到另一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