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8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94篇
劳动科学   31篇
民族学   325篇
人才学   60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309篇
理论方法论   107篇
综合类   949篇
社会学   208篇
统计学   5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2010年6月23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华中科大光谷体育馆举行,来自华中科大34个院系的7780余名毕业生们参加了这次毕业典礼,这次典礼再创中国高校史上毕业典礼人数最多的纪录,被称为“史上最牛毕业典礼”,在这次毕业典礼上,有一个名字叫做《记忆》的长达16分钟的演讲被掌声打断了30次,全场学子都起立对着演讲人高喊:“根叔!根叔!”而这位被学子们亲切地称呼为“根叔”的人就是——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  相似文献   
122.
张丽莎 《人才瞭望》2015,(6):253-254
龙王信仰是汉族村落三十里铺的主要宗教信仰。当地有许多和龙王相关的传说,例如有关龙王滩和药水池的。近几年随着村落的发展和变化,村民的龙王信仰发生很大变化,许多仪式活动渐趋消失,引起这些变化的相关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价值观念的变化、缺乏保护传统文化观念、缺乏地方精英支持等。  相似文献   
123.
2010年12月17日,长沙市外国专家俱乐部正式成立,来自全市各行业的80余名外国专家代表及单位负责人、长沙市“313”计划国际高端人才、长沙市引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了授牌仪式。  相似文献   
124.
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东北大学、东软集团、沈阳海外人才交流协会等单位于2008年5月共同在沈阳市建立了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沈阳市政府于2009年12月28日在东北大学汉卿会堂为基地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  相似文献   
125.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简称《讲话》)在1943年鲁迅逝世七周年发表,与此前解放区举行的一系列纪念鲁迅逝世的仪式构成了一个表意系统,为权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持。《解放日报》发表的《讲话》,鲁迅的名字集中出现在7处共计12次,其中有2处引用完全符合鲁迅原意,有5处是创造性阐释,成为《讲话》思想、逻辑和权威性的重要来源。但鲁迅毕竟是一位个性鲜明的思想家,《讲话》建构的话语体系,与鲁迅自身的话语结构存在着难以避免的冲撞与纠缠,所以《讲话》话语体系对鲁迅话语的收编,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126.
在乡村社会,文字与仪式都是权力的象征。在权力运行的文化实践中并未完全依靠文字的力量,而是需要特定的仪式来彰显文字的权力,通过仪式的神圣性来展现文字的力量。在侗族地区的合款立碑,正是人们通过“仪式”把碑文的内容与石碑神圣化,只有在这种仪式下的合款碑文才具有证据的效度。立碑“仪式”作为侗寨聚落社会的一种文化实践模式,在社会发生巨变而危及聚落社会的安全时,乡民启用了仪式而立碑来重归其文化之弧,在文化之网内保持其系统持续有效。  相似文献   
127.
哈节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京族最大的节日。本文通过论述哈节的节日仪式活动,透视中越京族的文化演变与文化映射状况,基于族群认同,提出了哈节文化映射形象三种建构方式:一是借鉴现代先进文化,创新哈节表现形式;二是肯定同源文化,丰富哈节文化内涵;三是接纳爱国意识,强化哈节文化底蕴,为中越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繁荣与发展提供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8.
聂文华 《文史哲》2023,(2):95-117+167
宋代遗诏属仪式化文本,有其固定的结构,一般可划分为三部分内容:一是对功业、生死的个性化表述,多由翰林学士起草;二是皇位继承人和太后等身份的安排,往往是争议的焦点,太后、嗣皇帝和宰执各有其立场,一般是妥协的结果;三是办理皇帝丧葬礼的指导性原则,虽多因袭以前文字,但并非可有可无。大行皇帝遗诏是嗣皇帝即位礼和先皇丧葬礼中必不可少的文本,从寝殿小范围即位,经过朝堂宣读,并通过驿递和登极赦几乎同时传送至地方,先皇去世和今上即位的信息通过它呈波纹状传播,而臣僚通过上慰表、贺表,完成政治秩序上的再确认;朝廷同时派遣使臣分路告谕抚慰,并告哀辽金,从而实现政治秩序上的平稳过渡。遗诏作为一种政治文化,是皇位继承合法性的必要条件,但不限于此,只有将其放在特定的礼仪场景下考察,才更易把握它的意义,而从遗诏阙失角度更能凸显它在帝后丧葬礼中的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9.
张艺涵 《殷都学刊》2023,(3):96-102
曹魏郊庙乐舞歌辞所传寥寥,致使其在乐府研究中湮没不闻。从曹魏郊庙仪式的程式与内含视角出发,可补充了解该时期郊庙乐舞歌辞的沿袭与迁演。郊祀层面,曹魏“疑用汉辞”这一通行说法不甚周全。曹魏承袭汉代郊祀仪式程式,又依新政暂罢汉《郊祀歌十九章》中祀五帝的四曲和二舞,并剔去天佑汉祚的祥瑞之辞;另为新的配祀对象订立乐舞歌辞,如鼓吹曲《应帝期》曾为“配祀上帝”之用。庙祀层面,曹魏所留歌辞皆首作于建安年间,除沿袭汉代庙祀作颂只留徒歌、不予配乐的程式传统之外,还因汉魏禅代、魏蜀交战等事件,对乐舞歌辞内涵及效用化旧为新。  相似文献   
130.
李为香 《求是学刊》2012,39(3):137-142
廷杖是明代帝王对士人的公开处罚,作为帝王报复“犯上”朝臣的残忍攻击和污辱,其目的在于让民众意识到皇权的至高无上、不可侵犯,也是对其他官员和社会民众的恫吓,以儆效尤.若以仪式视角来审视,这种处罚形式承载着维护皇权的政治功能,是朝廷权力走向的一种“控制仪式”;就整个仪式原由和过程来看,廷杖是“重建”受到挑战的皇权的仪式;从仪式的终极性意义来看,廷杖处罚是受杖士人实现其人生终极意义的道德场域.廷杖伴随明朝始终,其最终消逝则反映了明代政治变迁与传统士人处世心态的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