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6篇 |
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篇 |
民族学 | 11篇 |
人才学 | 5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36篇 |
理论方法论 | 10篇 |
综合类 | 99篇 |
社会学 | 12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蔡继忠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1):21-25
古庐州于隋开皇初改合州,州治所在地即今之合肥.其辖境包括六、霍、庐、巢等县间地.至明、清改为府,辖境屡缩.然则,自古以来,庐州山川形胜,代产伟人.明代蔡悉,嘉靖已未进士,是著名理学家,历世宗、穆宗、神宗三朝,为宦五十年,官至国子监祭酒,卒谥文毅.<明史>及庐州府县志均有传.清雍正乙卯,安徽学政巡庐,主持科考,策问庐郡代产哲人,而宋明为盛.郡志所载,孰为最优而可法后起者?欲追芳躅,何道而可欤?许齐卓、赵型二先贤均有<对策>,详论宋包孝肃公、明蔡文毅公为最优而可法后起者.本文以许、赵<对策>为据,以三不朽说阐述蔡文毅公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3.
陈传席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2014,(9)
正艺者,异也,就是艺术家的风格,有别于他人。看了赵贵德的画,就有这种印象。中国古代把马喻为乾,把牛喻为坤,故画马者多于画牛者。自战国赵人(今河北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马也成为中国人最亲密的朋友和运输交通工具,更用于战争和传递。古代马的作用很大,画马者也最多。画马,汉代是一个高峰。家乡徐州的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石里《车骑图》最多,也都有马。到了唐代,在绢上画马达到第二高峰,像曹霸、韩干、韦偃等。后来者画马, 相似文献
124.
史学界长期以来对“胡服骑射”改革的认识局限于这是一次革新赵国军队战服、进而革新作战方式的军事改革。事实上,“胡服”是使胡人顺服、化服,“骑射”是在华夏地区首次出现将骑与射相结合的战法。“胡服骑射”是战国时期赵国以政治为先导、以军事为目的、以文明为代价的一次全面改革,赵武灵王通过全面接纳胡人礼仪风俗,其中最具标志性的就是刻意穿着胡人的各种服饰,加强胡人对赵国的认同,进而招纳胡人骑兵为赵国所用。“胡服骑射”显著提升了赵军的战斗力,军事效果非常明显,但并非赵武灵王改革的全部。 相似文献
125.
陈亮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9):57-60
《增定二十一史韵》是清人仲弘道在明人赵南星《史韵》二卷的基础上,补《帝王世纪》、《春秋世纪》、《东西周纪》、《列国世纪》和《秦世纪》在西汉之前,作《明世纪》续于元之后,还补晋时十六国、五代十一国及宋时辽、金、夏,遍及二十一史,并集诗、注、评于一体,文史结合,在文学及史学方面都有较高的价值。本文在点校此书的基础之上考证该书作者赵南星、仲弘道的生平事迹,简单介绍《史韵》一书的版本体例并以具体例证叙述其文学及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6.
1928年,为了考证小泉八云的一个中国鬼故事《大钟的灵魂》,鲁迅与赵景深之间曾经发生过通信联系。但这次考证并没有成功,其真正的原因是小泉八云对故事法译本的误读。除此之外,小泉八云还以美国汉学家卫三畏的著作为依据,对《大钟的灵魂》进行了另一处改造。这个故事的翻译、传播与改造,再次印证了文化传递中"不正确的理解"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7.
128.
王士禃、赵执信交恶真相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士禃是清初诗坛领袖,其诗歌刨作和诗学理论影响巨大,被奉为康熙诗坛的"一代正宗".赵执信是王士禃甥婿,他著<谈龙录>攻讦王士旗,遂使"王、赵之争"演为清代诗学一大公案.前人对"王、赵交恶"多有探讨,但歧说纷纭,莫衷一是.依据新发现的<赵执信与王渔洋信札>,可以考知"王、赵交恶"真相,结合这封信读<谈龙录>,能够使人更准确地理解赵执信的诗学主张. 相似文献
129.
黄露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20,39(3):65-76
19世纪20年代,向恺然、赵焕亭二人,一南一北,开启现代武侠小说大幕,史称“南向北赵”。长期以来,对“南向北赵”的研究均显不足。进入21世纪,向恺然生平、创作线索已基本明晰,现代性研究视野介入,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关于赵焕亭的研究则刚刚起步。文章在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研究的整体观照下,概括“南向北赵”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利于把握武侠小说热点展开研究,为当前的武侠小说创作、研究提供借鉴。目前,平江不肖生的基础性研究逐步完善,多集中在他的多重身份、生平经历、史料研究、现代性内涵的突破、对“江湖世界”的构建以及“南向北赵”在中国现代武侠史上的地位与贡献等热点议题。平江不肖生的代表作《江湖奇侠传》《近代侠义英雄传》《留东外史》研究较为丰富,但总体上略显杂乱、不成体系。就平江不肖生研究而言,可以从拓展现代性研究视野,建立武侠研究模型、转换研究视角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0.
方红萍!中文系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4)
在《红楼梦》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赵姨娘可以说是最不讨人喜欢的,这是为什么呢?本文从赵姨娘出场的几个主要情节,结合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予以分析,试图从中找出产生赵姨娘这种具有扭曲人性的人物的真实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