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71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31篇
人才学   32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319篇
理论方法论   48篇
综合类   826篇
社会学   111篇
统计学   2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2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科学和人文是两种不同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文化。在欧洲近代史上,两种文化的分离和争论,持续了一个多世纪,以索卡尔事件为甚;两种文化的冲突和摩擦因西方近代科学传入中国而引发,但却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和内容——科玄论战;可以说索卡尔事件正是我国科玄论战的续曲。是伴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在东、西方不同历史时段的展现。  相似文献   
42.
宗教是社会文化的主要部分,其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分析了宗教-主要是基督教和佛教对英、汉语的影响以及两种文化在宗教意义上的冲突和渗透,指出对异域文化的充分了解是避免文化误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3.
试论《太平经》的“解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除术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方术,在民间社会中十分流行.汉代典籍<太平经>对此多有载录.本文诠释了解除概念的基本内涵,指出<太平经>中解除所指之对象大抵可分为四种性质--解除疾病,解除灾厄或愁苦,解除生人之承负或过错,解除重复之厄、断绝注连死亡等;结合汉代的有关考古材料,侧重论述了<太平经>中第四种含义之语境下解除术的施用情况.最后,鉴于解除术与建除学说具有密切联系,本文简要介绍了<太平经>所载建除学说的情况.  相似文献   
44.
结合重庆某高层建筑,将建筑等效成二维离散模型,采用Davenport风速谱模拟作用在建筑物上的风荷载.分别采用星谷胜和Shinozuka对于风荷载模拟的理论,模拟出脉动风荷载时程曲线,并对两种理论模拟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稀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2-4/SnO2-CeO2,并将其用于柠檬酸和正丁醇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反应.着重考察了影响酯化反应的主要因素,获得了较适宜的酯化反应条件:正丁醇与柠檬酸的摩尔比为4:1,催化剂用量为4.0%,一定温度下微沸反应3.5 h,柠檬酸的酯化率达到95.87%.  相似文献   
46.
李朝宗 《金陵瞭望》2008,(17):23-24
针对城市的建设与管理,有人提倡少讲主义、多讲问题,有人强调先讲主义、后讲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既思考主义、又解决问题。联系浦口区城市管理工作的实际来看,随着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急剧加快,当前的城市管理工作与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区域发展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同时领导、市民和社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47.
夸张是英语和汉语所共有的修辞格.其中数词用作夸张或渲染(数量夸张)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常用的修辞手段.由于英汉民族文化的差异,英汉数量夸张在辞格上既存在着共性,也存在着差异.虽然英语中的数量夸张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特征,但汉语中的数量夸张更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48.
如果问到同学们都会做些什么,大家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会游泳、会画画、会照相、会做饭、会做农活……回忆一下,你的这些本领是怎样学会的。在学习的过程中,酸、甜、苦、辣的滋味可能都尝过,其中有些事,可能是你终生难忘的。把这些经历、体验(yan)写下来,不是一件挺有意义、挺有趣味的事情吗?  相似文献   
49.
李凤启 《金色年华》2008,(Z3):24-24
<正>《文学的趣味》是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的一篇文艺论文。作者针对文学趣味方面的三种通病,着重论述了如何获得活的、可靠的文学趣味的问题,提出了趣味是欣赏的基础;广泛的阅读和比较作品,才能获得可靠的鉴别力;要不断地创造新的趣味等有关文学欣赏问题的精辟见解。文章在写作方面有着突出的特点,下面分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0.
2008年情人节,换种方式过吧!别再一个人在家等,等他为你捧来满怀玫瑰;也别再一个人去商场,煞费苦心地为她挑选心仪礼物。爱不是一个人施予另一个人享受,爱也不是一个人耕耘,另一个人收获,爱是两个人一起经历每一段岁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