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0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71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04篇
理论方法论   94篇
综合类   1181篇
社会学   65篇
统计学   3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简单是一种境界,简单不是歌,是一种态度;简单不是流落,是一种婉约;简单不是点和线的造作,是一首蕴含无限的五线谱上的音乐;简单不是虹彩,是一块厚实的黄天厚土。简单是一种态度,简单的态度包含了人生境界的某种超越,它超越了虚荣和刻薄,超越了欲望之中挣扎的贪念、嗔怪和痴迷,凌驾于人性的那一点极其容易泛滥的迷情之  相似文献   
42.
“生态整体主义”对文学批评的意义表现在文学批评标准和文学批评理论思维方式这两个方面;是对这两个方面可能存在的“中心论”与“二元论”的超越!只有不预设中心,才能平等对待不同的文学批评对象;只有将线性的、孤立的、有序的思维拓展到整体论的、复杂性的思维,文学批评才可能具有创新意味。  相似文献   
43.
莫砺锋教授的《诗意人生》一书对中国古代六位大诗人进行了形象生动而又个性鲜明的评述。全书"以人为本",主旨鲜明。作者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等古代文学批评方法,评人衡文,凸显六位大诗人各自的诗意生存和精神特征,并向读者指明了诗意生存的基本路径,即通过阅读优秀诗篇感发志意,超越失意人生,从而迈向有情趣、有生气、有境界的诗意人生。  相似文献   
44.
为探究工业行业碳强度变化的成因,基于Kaya恒等式的碳强度分解,以碳强度表示产出,以经济增长、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结构和技术进步为投入要素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通过各要素的碳强度产出弹性反映各要素对碳强度的贡献;并运用通径分析法进一步揭示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碳强度的直接和间接关系。结果表明: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和技术进步抑制了工业行业碳强度的增长,能源消费量的增长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拉动了碳强度的增长,其中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消费量对工业行业碳强度的影响显著,因此降低工业行业碳强度的关键在于减少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消费量的碳强度产出弹性;能源消费量、工业增加值和能源消费结构对能源消费量的碳强度产出弹性起直接推动作用,技术进步起直接抑制作用;工业增加值和能源消费量对能源消费结构的碳强度产出弹性起直接推动作用,技术进步和能源消费结构起直接抑制作用。可见,工业行业对能源消费的依赖性较强,降低工业行业碳强度应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转变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45.
学校德育介入社会生活的方式可以归结为三种基本价值取向:"适应取向"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强调学校德育对社会发展的单向服务;"超越取向"从实践唯物主义出发,突出学校德育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引领;"回归取向"在反思和重构社会生活和学校德育之关系的基础上,追求学校德育的生活化。三种取向之间不是上位与下位、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而是具有不同问题指向的并列关系。当前德育改革需要三种取向相互协作、密切配合才能有效应对现实生活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6.
邓小平以科学的态度批判地继承民族的开放精神,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引进资金技术论是对传统"师夷长技"思想的超越;大开放论是对传统社会发展的超越;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论是对传统取材异国思想的超越,而基本国策论更是使中华民族的开放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拓展和升华.  相似文献   
47.
吴炫的《否定本体论》是个体之思的结果。本文在肯定谊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哲学超越的基础上,对其超越西方文化哲学理论的不彻底性提出了商榷性意见,同时在“否定如何可能”、“否定是否是一种理性活动”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见解。  相似文献   
48.
综述了参与’99湖南岳阳两湖屈原与楚文化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介绍了有关世纪之交屈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方面的成果。  相似文献   
49.
李旭 《学术研究》2000,(9):106-109
本文在指出孔子及儒家“修齐治平”、“致君尧舜”的入世意识的前提下,从把握生命本性、不为物忧、“仁者不忧”和“知天命”等方面,深入探讨孔子“游于艺”的超越思想和生命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以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的文本学研究为依托 ,辨识了一些人对阿多尔诺哲学的唯心主义误指。其实 ,阿多尔诺反对任何形式的哲学唯心主义 ,他以特有的方式机智地说明了精神至上论的思想史根源和社会历史原由。可是 ,阿多尔诺也明确拒绝停留在同一性逻辑中的哲学唯物主义和素朴实在论 ,反对将历史唯物主义畸变成一种追逐物质利益的物欲主义 ,他主张社会生活从狭隘的经济决定论中超拔出来 ,走向真正的星丛式的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