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0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21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美国超验主义是在欧洲浪漫主义的影响下,美国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兴起的一次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以爱默生为首的超验主义思想家汲取了唯一神教、唯心主义和清教主义的相关思想,重新阐释了人、自然和上帝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而把美国浪漫主义推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82.
20世纪下半叶的捷克现象学深受胡塞尔影响,形成独特的现代化批判理论。其代表学者帕托切克指出,现代性的危机是意义的危机,主张战胜“日常规则”,将“灵魂的忧虑”融入责任与义务。换言之,捷克现象学是对现代非人格化现象的哲学反思,它将阿基米德支点重新由人的主体移向外在,将价值的探求追溯到前笛卡尔时代,即承认自由、德性和良知等价值根源于外在的超验之物,从而将认识论的探讨转变为本体论的探讨。通过对超验、良知和责任等命题的阐述,捷克现象学为陷于道德相对主义的现代欧洲人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从超越性的哲学路径证明了康德关于自由原则的一条定义,即有别于自然法则的自由法则是道德的法则。  相似文献   
83.
超验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学中超验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所熟悉的个人主义不同,超验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超验性、人格性和能动性.它赋予个人主义这一传统概念以积极、进步的意义,促使美国民族主义思想在各个领域中迅速发展.然而,多年来许多文学评论家却认为超验个人主义理论的思想构架模糊不清.事实上,如果我们从多个视角来审视这一理论,就会发现其思想理论的牢固构架.  相似文献   
84.
与屠格涅夫、尼采和海德格尔相比,马克思在资本逻辑的分析中看到了资产阶级虚无主义的必然力量。它不仅体现为物,而且更体现为社会生产关系的资本,在谋求自我壮大和扩展的运动中,必然荡除一切超验的神圣和崇高,把一切都推向市场,把一切都置换成物品,标上价格。绝对神圣不可侵犯的存在只有资本及其积累。维系共同体理想的超验神圣存在被消解了,资本自己塑造的经验神圣物品,也因为必需不断推倒重建以换取更大利润的内在需要,使其超凡脱俗的品格的存在时间更为短暂。不管是破旧还是新造,资本的逻辑都是追逐更大的利润。货币成为一切价值的公分母。资产阶级必然陷入虚无主义,是马克思、尼采、屠格涅夫的共同认定。对马克思来说,一个新的历史主体可以遏制、避免和超越虚无主义,继续创造历史伟业。在中国现代化新形势下,可以把这个创造历史伟业的未来新人看作各阶级、各民族联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相似文献   
85.
作为美利坚民族思想文化上的独立宣言,19世纪3年代以爱默生、梭罗为旗手的美国超验主义运动对其民族文化身份建构可谓居功至伟。在此通过发掘超验主义中跨文化内涵,探索了其对德国古典哲学中唯心主义先验论、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国儒释道思想,印度教吠陀哲学中的神秘主义及印第安人的朴素自然观的继承、发展、批判和借鉴,为在当今全球化文化语境中如何对待异域文化、发展本土文化、整合世界文化提供了一个颇具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86.
刘森林  龚庆 《学术研究》2008,4(4):25-30
从马克思与施蒂纳相互批判的视角来看,马克思使用的"现实的人"的概念,可以解释为经验主体.对它的解释离不开与之相对的纯粹主体概念.马克思与施蒂纳都致力于精神、幽灵的内身化,但思路迥然不一:施蒂纳试图彻底消解精神,马克思却执著于某些本质性精神的真正普遍化实现.所以,完全取消了超验维度支撑的经验主体不是马克思主张的主体,倒像是施蒂纳赞赏的"唯一者".在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彻底拒斥了近代形而上学或本质主义,显然是给了他过多荣誉的误识.  相似文献   
87.
平等理念起源于西方,在政治哲学中属于形而上的范畴,从古至今,平等理念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等级平等观、人人平等观、超验平等观、社会平等观、分配平等观在不同时期作为主流思想凸显出来,并被赋予不同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88.
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3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时期,政治、经济的变化引发了人们对思想领域的关注,具体表现为宗教热情的兴起。作为浪漫主义的代表,超验主义者将自身的信仰与当时的政治热潮相结合,自觉充当起平衡民众理智缺失的责任,使大众对政治的狂热得到有效的节制,从而在保持社会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满足民众的政治诉求,其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9.
在新时期文学中,小说对"世界"的描述经历了从经验的写实到超验的舞蹈的变革,"世界"的内涵相对于传统的文学创作已发生了革命性变革,"世界"既是外部的社会现实也是内部的心灵真实,"世界"既是有逻辑可循的又是混乱无序的,小说的意义正在于如实地反映这个世界,并提供新的文学想象空间.认识小说与"世界"的关系,成为探索小说艺术的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小说与世界的同构过程也是小说艺术从单一走向多元的过程.在新时期二十多年的文学创作中,作家的创作实绩在不断开拓小说表现领域的同时也预示了小说艺术发展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90.
《红字》含混主题的另一维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桑的杰出作品《红字》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成为学界经久不衰的探讨主题。其中,对其作品主题"含混"、"矛盾"的解读是主流观点。文章试图通过对作者所处时代的流行思想——清教主义和超验主义进行解读,揭示造成其作品主题"含混"、"矛盾"的原因——即霍桑朴素的个人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