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81篇
人才学   33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36篇
理论方法论   62篇
综合类   350篇
社会学   92篇
统计学   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从越南教育信息系统管理的组织结构,设施建设以及管理运行机制的角度出发,通过利用统计数据以及管理模型等有效方法,分析越南教育信息系统管理现状。越南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在对网络信息安全、教学资源、基础数据库等方面的建设处于薄弱环节。本文通过对越南教育信息系统人力管理,资源管理以及其他管理模型的研究分析了越南信息系统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该系统管理的改进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从而达到完善越南教育信息系统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以广西凭祥市为田野点,考察来华越南劳工的形成机制及群体特征。越南劳工的跨境行为主要受广西劳动力需求以及中越工资差异驱动。跨境务工则大致可以分为关系恢复期、务工繁荣期、合作转型期三个阶段。凭祥的越南劳工具有9成来自北部或山区地区,跨境民族数量大,男女性六四分,青壮年占7成,文化水平偏低等特点。本文发现中越跨境劳务合作政策实施后,边境地区的跨境务工秩序得以形塑,两侧人口有序流动,跨境组织方式逐渐正规化、商业化,跨境务工群体也更为多元。越南工人到中国边境务工,不仅再生产了区域文化,也再生产了全球化下劳动力流动的秩序和社会结构本身。  相似文献   
33.
马勇 《学术探索》2008,(4):30-35
越南经济在过去的8年中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然而,持续8年的快速增长也导致了贸易逆差扩大、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经济过热等问题。越南经济目前确实面临着困难,但它并未陷入金融危机。越南的经济问题,归根到底就是经济过热。越南政府为控制通胀水平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正在起作用,越南的经济正在逐渐好转。但是就目前来看还难以断言越南的经济已经摆脱困境。在国内通货膨胀率仍居高位,贸易逆差仍然较大,国际油价和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通货膨胀继续蔓延的背景下,如何在控制通货膨胀和发展经济中求取平衡,这将是越南政府面临的巨大考验。  相似文献   
34.
越南 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政策 ,此后的十年间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十年后 ,随着推动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外资和出口的减少 ,越南经济呈现下滑趋势。 1997年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又把越南推向发展的十字路口。如何面对并妥善解决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 ,同时将改革进行下去 ,成为 2 1世纪越南经济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5.
明代,朝鲜使臣以“观光上国”为荣,十分向往使行来京,且被皇都北京的繁荣景象以及中华文物所吸引.而到清初,持有尊王攘夷之心的朝鲜使臣对清的反感达到高潮,他们眼里北京也失去了文物之都的面貌.清朝中期,随着清朝与朝鲜关系的稳定,朝鲜使臣目睹康乾盛世以及清皇帝的中华趋向,对北京的看法再度变化.北京逐渐转变为中国世界秩序中心的皇都.不过,这时的皇都形象与明代不同,是“盛世”“中华趋向”“夷俗”并存的空间,还存在着在“小中华”意识下对中华文明的衡量之处.  相似文献   
36.
本文旨在介绍和评述越南本土人类学的发展与特点,并以观察人类学这一西方学科在越南的本土化历程,增进对越南社会的认识.作者通过探讨族群、乡村、社会发展与城市化、生态环境等四大研究主题,来回顾越南人类学的发展脉络,厘清越南本土人类学的发展简史.同时,揭示出越南学界在新世纪面对复杂的全球政治、文明格局时研究旨趣的转向.越南本土人类学的特点还在于,其基于地方社会、文化多样性的研究在拉近地方与国家的距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清初是华商移居越南的高峰时期,中越文化交流十分频繁。新发现的《罗塔洲重修公亭碑》即如实记录了18世纪重修罗塔洲公亭一事,反映出在越华商代表人物会安明乡社"三后贤"之一张弘基及其家族的相关情况,透露出中越文化交流的诸多信息。结合碑刻及笔者调查所得可知,以张氏家族为代表的清初在越华商在继承、传播中华文化传统的同时,又采取多种方式积极融入越南社会,从而形成了独具自身特点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38.
阮世坚 《城市》2016,(4):30-34
在越南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随着农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的数量也不断增加。许多失地农民的问题需要合理解决,其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尤其不容忽视。笔者通过借鉴中国、德国、日本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基本经验,对解决越南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从而提出了一些政策性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9.
笔者运用越南4个县的调研数据,对越南失地农民安置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被征地农户户主的年龄、学历、被征地总面积以及家庭平均年收入对失地农民选择补偿安置方式具有显著影响,附属劳动比例、家庭劳动人口、失地后家庭平均年生活费对失地农民选择补偿安置方式影响不显著,最后针对目前越南土地征用的补偿安置方式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0.
梁旭 《阴山学刊》2012,(5):46-48
同属儒家文化圈的中越两国,在历史上关系颇为紧密。宋元之际越南古戏曲深受中国戏曲的影响。代表人物李元吉,在越南戏剧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