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2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35篇
丛书文集   330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514篇
社会学   132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商周青铜器复合族徽的类型结构与甲骨文多字族名有相似之处,但不见同名重合事例,说明作为族组织的复合族徽实际上不见于甲骨文记载,因而复合族徽应当不代表族组织实体,而是几个关系亲近的族氏共同作器的表示,其用法类似于甲骨文多字族名的连称。  相似文献   
972.
从甲骨文发现之初至今,学界对甲骨文中戎字的释读,存有很大的分歧。对字形的厘定有六种不同的观点,对字义的解释有族群、兵器等争论。出现分歧的原因是对《说文解字》中"戎"的理解不同。甲骨文中"戎"字字形是多元的,非单一的。"戎,兵也。从戈从甲。"这是《说文解字》的解说。依此来释读甲骨文中的戎,明显是用后人的观点推测前人。由于《说文解字》作者的时代局限性,单独的以《说文解字》来推测甲骨中的戎字,极有可能出现漏字的情形,学界已有学者注意到这个问题,例如,在字形六种观点中,很多学者支持其中的多个观点。"戎"字义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大都把其与"武力"、"战争"、"兵器"、"族群"联系起来,基本上与现代的"戎"字义没有大的差别,属于用后来形成的字义解释甲骨文,此法是否可取,与"戎"之本义到底有无差距,这是下一步研究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3.
潘启聪 《殷都学刊》2013,34(2):9-16
有学者主张殷商先民有捕食鸟类的活动,有违图腾禁忌,故而推测殷商时期可能并不存在玄鸟图腾.然而,殷商民族应确曾有“鸟”图腾崇拜的阶段,我们可以由甲骨文之中合理地推知.考“佳”部的文字,殷人有以鸟纪事的倾向,“隹”部字是少数有传话神话动物的部首,“隹”部与祭祀相关的文字远较其他部首多,另外殷人又多以“佳”部字指代害怕及崇拜的自然事物和灾祸,这些证据都显示出他们对“鸟”图腾的害怕及崇拜.  相似文献   
974.
当下,大众审美趣味话语权在媒介与消费文化的助推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这种趋势一度被解读成大众趣味的权力化并加以批判.然而,如果还原历史与现实的社会文化语境,结合对大众概念的阐释和对大众趣味的分析进行进一步的反思,可以发现其中的种种误读与误判.大众趣味越渡特定的权力场域其实还处于未完成的状态.  相似文献   
975.
一个多世纪以来,在甲骨文、金文这一研究领域内辛勤耕耘的主要是史学家和汉语言学家。此次对话立足于历史人类学,并以此切入甲骨文、金文研究,希望借此廓清历史人类学的对象方法和价值,借助众多学科学人参与的方式,开辟一条破译甲骨文、金文的新思路和新途径,最大限度地挖掘甲骨文、金文所蕴涵的社会文化信息,丰富史学研究的方法,健全历史人类学的理论架构,推动我国传统语言学与现代语言学的接轨。  相似文献   
976.
赵煜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34(5):114-115,124
扬州八怪在近代被广为赞誉和称道,其作品对近代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扬州八怪产生的牡会背景及其作品的分析,强调扬州八怪作品的世俗化倾向所造成的流弊在另一方面对近代中国画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7.
对张元早期作品和近期作品之间存在的强烈的反差,如果不是一种妥协和顺从的信号,也必然是一种文化“精神分裂”的策略。它是一种夹在两种压力之间的选择。《绿茶》的内涵代表一种“后天养成的习惯”,不仅指向资产阶级(包括文化资产阶级和经济资产阶级)“趣味”的萌芽,而且暗示这种“趣味”在中国社会里的整个“养成逻辑”。  相似文献   
978.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至明清时代 ,小说自身不断完善 ,小说创作体现了小说从雅到俗、从古典现实主义到批判现实主义和审美对象由历史到现实的历史转型 ,体现了审美趣味的否定之否定 ,迎来了我国古代小说特别是通俗小说的繁荣和成熟  相似文献   
979.
有的学生学数学就是头疼,导致数学学的一塌糊涂,考试成绩当然不怎样了。要知道,兴趣不仅仅是培养出来的,有信心,才能生出兴趣来。所以数学不好,问题不仅在于学生对数学感不感兴趣,而是学生的自信心不足所致。  相似文献   
980.
我辍学那年还未满十七岁。没有办法,实在念不下去了,几乎每日都央求着老女人,不要再逼我去读那些甲骨文,做那些天文算术题。我说,自己根本不是读书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