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71篇
  免费   418篇
  国内免费   155篇
管理学   837篇
劳动科学   29篇
民族学   394篇
人才学   248篇
人口学   40篇
丛书文集   3178篇
理论方法论   503篇
综合类   8410篇
社会学   1212篇
统计学   93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437篇
  2022年   420篇
  2021年   424篇
  2020年   371篇
  2019年   371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336篇
  2016年   388篇
  2015年   623篇
  2014年   1216篇
  2013年   928篇
  2012年   1143篇
  2011年   1094篇
  2010年   985篇
  2009年   1007篇
  2008年   1009篇
  2007年   762篇
  2006年   620篇
  2005年   580篇
  2004年   480篇
  2003年   399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279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公正性传播是获得世界性意义的新闻报道原则 ,实践这条原则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平等、自由、独立意识是公正性传播的直接理念依据 ,诚实、正直、无私品质是实现公正性传播的伦理保障。由于公正性传播要服务和服从于新闻的真实性要求 ,因此对平等、自由、独立的追求只能是适度的 ,对诚实、正直、无私的道德规范也应限制在一定的原则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92.
西方现代性源起的中国灵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形象曾经作为西方现代文化乌托邦精神的象征,参与构筑西方现代性经验.中国形象进入西方现代文化,先后出现了"大汗的大陆"、"大中华帝国"、"孔夫子的中国"三种形象类型,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三个阶段.马可·波罗时代强调的是物质上富强的中国形象,门多萨时代强调的是制度上完善的中国形象,伏尔泰时代强调的则是一个思想上具有深刻启蒙意义的中国形象.在西方现代性经验中纵深研究中国形象,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现代性是一个跨文化空间生成的概念,正如中国现代性离不开西方的启蒙,西方现代性中也有中国灵感.  相似文献   
93.
在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新疆电视台“走出去”工程是一次文化交流的尝试,“走出去”工程应该考虑文化认同、语码选择和编码方式等问题,重视新闻节目,讲究传播方法和效果,拓展传播途径,加强自身建设,才能更好为推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4.
当今,互联网是比报纸、广播、电视更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争取受众注意的媒介。而要在媒介全球化竞争中占一席之地,我国互联网就应当推行大传播策略。通过分析我国互联网大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在技术准备的基础上,推行大传播策略应该从语言层面深入到文化层面,正确处理好守株待兔与主动出击的关系、宣传自我与服务他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
《青海统计》2005,(8):34-35
近年来,记者站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和局党组的关怀支持下,全体同志齐心协力,积极配合全局的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统计宣传,信息编发,杂志编辑、报刊发行等工作,为我省的统计改革和新闻报道活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紧紧围绕全局工作大局,在统计信息传播数量、质量、信息的快捷程度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反映统计事业发展的新闻稿件和揭示国民经济运行的经济类文章也屡见报端。  相似文献   
96.
阿曼人在东非伊斯兰教传播中的作用,也许已是老生常谈了,相对而言,阿曼人在东南亚伊斯兰教传播中的影响,似乎还是一个新话题.这是由于阿曼和东非之问具有悠久的历史交往,而与东南亚的交往与联系则是时断时续.因此,除了在为数不多的一些论文和著作中见到过相关的只言片语外,有关这方面的内容便很少有人提及了.  相似文献   
97.
近代媒介与文化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文化传播媒介的发展 ,经历了传教士——维新士大夫——辛亥志士这一文化传播的三级跳过程。大众传播媒介的大众化、世俗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 ,使得文化传播从特权阶层解放出来 ,出现了民间化的特点。文本创造者身份的普泛化、传播机制的市场化、文化接受的大众化 ,是前所未有的变革。晚清民初的教育改革、新式学堂的崛起、域外科学和自由主义文化思潮的传播 ,造就了一个新的知识群体 ,客观上构成了对旧的政治体制和封建文化的强大的批判力量和破坏性因素。伴随着思想启蒙运动的发展 ,白话媒介空前活跃 ,反映了大众化、平民化、社会化的价值取向 ,打破了封建正统文化、精英文化的传统 ,导引和影响了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8.
论企业文化传播的主受体二重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运用传播学理论和企业文化理论 ,论述了企业文化传播的主受体二重性的问题。通过对企业文化传播中的主受体关系进行分析 ,提出了企业文化传播的内传播二重性和外传播二重性 ,及其主受体互换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
杨匡汉坚决主张本土化——但不是保守的而是开放的 ,是将他者包容进来 ,在异与变的碰撞中把本土一些相对稳定的、具有历史连续性的观念重新解读 ,以形成当代表述形式并对全球化产生的“反冲击”。孟繁华认为传统的批评方法、基本概念、关键词语已被渐次废除 ,代之而起的是他者的概念群 ,构成了当代文艺学发展的两难处境 ,但经过整合与重建 ,必有新成果涌现出来。金惠敏认为“回到主体”的对话 ,其意义仅在于使对话在预设的原始主体的前提上成为可能 ,而绝不是说在对话中虽身经百战而毫发未损的自我确认。“如果全球化是一种进攻型的帝国主义 ,那么在狭隘民族主义意识中徘徊的则是防御型的帝国主义”。李王君平认为 ,“本土化”不如“本土性”确切 ,因为前者试图“化”一切而显出霸气而后者只是提醒别忘记本土特点因而显得平和一些。“全球化背景”对中国文学理论本土性问题意味着既要从Universal(世界的、普遍的 )角度 ,也要从Manifold(多样的 )或Varied -dimension(多维的 )角度 ,将中国文论的异质性问题考虑进去。王钦峰尝试从后现代主义角度解构“本土” ,认为“本土化”的号召力是以民族文化的过去为基础的 ,其情感成份多而理性成分少 ,它可能把国家或民族推到固步自封的老路上去。林衡勋认为 ,现当  相似文献   
100.
论校园中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交际能力则包括语言能力、非语言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等方面。跨文化交际成败的关键在于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对跨中英文化的非言语交际在校园中的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提高师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