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2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174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104篇
人才学   126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847篇
理论方法论   151篇
综合类   3013篇
社会学   483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355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系统的描述了华刚公司在跨文化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如信息传达的失真,文化冲突的内耗,本地员工积极性的降低等;作者给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建议,如减少指令流程,增加了解和包容,多方面提高本地员工积极性等;并结合各相关公司在刚果金的实际,进行了实例验证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2.
加拿大高校的文化多样性程度正在不断提高。有两大社会力量推动了这一变化趋势:一是移民,二是国际学生的增加。移民和国际学生给学校带来了他们自己的价值观、语言、文化和教育背景,丰富了教育的文化环境。为了实现一种全纳的教育,人们有道德和教育上的责任来包容这些差异和多样性并将之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教与学。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和文化多样性朝夕相处时,我们仍然遇到了很多挑战,例如,"色盲(colourblind)"和"差异即缺陷(difference as deficit)"的观点仍然存在,部分原因就在于对多样化的知识缺乏以及缺少必要的应对准备。希望通过考察培育高校文化多样性的三种常用模式来弥补这一不足。这三种模式分别是:跨文化教育模式、多元文化教育模式和反种族主义教育模式。期望该研究对于多样化现象盛行的加拿大以及其他国家的大学社区所有助益。  相似文献   
103.
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中国本土文化缺失现象的现状着手,指出了本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并试图找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些方法与策略,以期通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对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视,从而达到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4.
大学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阶段,如何在这一阶段提高教学质量也成为相关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跨文化教学是当前高校英语教学的新方向,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为了避免"中国式英语"的现象,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语言,使用语言,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推广跨文化教学势在必行。本文分析目前跨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5.
语言知识的缺乏被认为是口语障碍的主要原因。但母语文化和第二语文化的缺失也是影响学生口语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出发,探讨了文化对口语教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改进口语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6.
随着中俄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两国的文化差异,其中饮食文化不容忽视。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政治等差异,中俄两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交际双方要事先了解对方的饮食文化,以避免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产生语用失误。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结合实例探究中俄饮食差异引起的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07.
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故在商务日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注重对学生日语基本语言能力培养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日语所承载的日本文化背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中日文化比较,了解中日文化差异,为日后更好地从事对日商务活动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08.
随着中华文化之地域文化在对外文化传播中价值的不断提升,中华地域文化的卓越代表——中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日益重要。目前的文化传播策略侧重文化之特质及固有品质的阐释,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跨文化传播的特殊性,从而可能降低传播的实际效力。基于个体文化存在于人类文化连续体中这一重要文化事实以及认知心理学原理,在中原文化的对外传播过程中,应运用跨文化阐释学原理,把中原文化并入人类大文化的网络之中,从而在学习者认知系统中成功建构关于中原文化的知识体系。这一策略的运用取决于我们对于人类文化间区别与联系的深刻认识,取决于我们对于文化生存与全球化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与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09.
指类句可加以改造而获得特定修辞效果,"全都……,只有……"这一句式就是一例。此类修辞效果是通过"全都……"增强语句的语义信息到极致获得反衬,继而通过"只有……"突显例外现象实现的。指类句是对一类事物属性的隐性全称量化,同时又容忍例外现象。对指类句的元语用分析表明,在元语用层次,理解指类句的认知机制、指类句理解的心理逻辑和语言使用的会话修辞逻辑使得这种改造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0.
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提出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这不仅在整个五四运动期间产生了巨大的轰动,也对当今国际化社会跨文化交际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巴西食人主义作为后殖民主义翻译一代表翻译思想,不拒绝外来文化营养,尤其是强势文化的营养。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策略,在分析批判强势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给予本土文化新的营养。食人主义为了摆脱政治上独立但文化上依然依附于宗主国文化以及欧洲其他文化的状况,强调不同文化之间平等互补。两者都体现了对弱势边缘文化的关注和保护以及对于主流强势文化的抵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