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4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73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115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402篇
社会学   59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4 毫秒
711.
在道教典籍中,葫芦被视为中有日月的小宇宙"壶天”,彝族丧俗亦认为人死后魂归"壶天”(祖灵葫芦).道教与彝族信仰如此相近,是因为道教吸收了先秦方士的神仙思想,而神仙思想源出西羌,彝族正是远古羌人的遗裔.彝族魂归"壶天”、"洞天”,正是道教仙境"壶天”、"洞天”由来的民俗基础.  相似文献   
712.
GPS载波相位的周跳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GPS载波相位定位中出现的周跳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将其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情况。在静态环境下根据卫星运动的特点采用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来检测,在动态环境下利用卡尔曼滤波对载波相位残差进行统计检验,并结合双频相位电离层残差组合进行两级周跳检测,可以提高周跳的检测能力。利用实测的相位数据,上述方法均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713.
吴虞对儒家孝学说的批判邓星盈儒家最重伦理,凡儒学中人其学术无不以道德作根底。儒学Z封建社会居于统治地位达二千余年,儒学所言伦理亦成为中国I代社会多数人所信奉的道德。所以,吴虞在《书某氏(社会恶2状况论)后》中痛疾地说,中国的道德风范,不过是儒家专制〕...  相似文献   
714.
得出了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技术处理跳频频率合成器的构想。从DDS实现短波高速跳频频率合成器的机理入手,设计出了用DDS实现的发射机调制解调器的框图,并对其所能达到的性能指标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15.
对跳频通信的扫频干扰作了分析和研究,讨论了扫频速率、扫频信号带宽、扫频信号功率与跳频信号跳速、跳宽、功率等的关系,得出了如何选择扫频信号参数以达到干扰效果最佳的结果。  相似文献   
716.
文章以永靖傩舞戏为例,指出当下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永靖七月跳会中的傩舞戏是我省保存较好的古代傩舞戏之一,但对它负载的深层文化符号意蕴研究还很薄弱,这直接影响了它的广泛传播和认同。本文通过对其表演形态、剧目名称、傩与傀儡戏的关系等几方面的论证,说明永靖傩舞是古代肉傀儡之伎艺遗踪。这一结论对重新估量永靖傩舞戏的价值及其获得全国性的认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17.
远古时期歌乐舞三者密不可分,混合为一。在这种混合艺术中,舞蹈是其核心,歌诗依附于舞蹈而存在,是舞蹈的伴奏和节拍。在舞蹈的影响下,歌诗的功用在声而不在意,且在内容和艺术上呈现出"浅薄而粗野"的特点。歌诗的这种存在状态及特点,使其不具有独立传播的价值,因此在后代的典籍中,很难发现远古歌诗的踪影。至周,礼乐文化兴盛,歌诗成为时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此时歌诗方摆脱舞蹈的束缚,得以进入自身的发展轨道,并快速地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718.
父亲的作坊     
残存在我记忆里的父亲的作坊仿佛黑白片里的远镜头,若隐若现,模糊不堪。问父亲,说是开了十二年,前六年榨油,后六年轧棉花。父亲的作坊建在村西杨树林的边上,孤零零一座砖瓦平房。从我家到作坊,要经过一片乱坟岗子。印象中仅有两次去父亲的作坊,一次是在夜里,去时怀里揣个手电筒,手里握着一根木棒。走到乱坟岗子,总会骇然心惊,墨一样的夜空中,蓝白色的火苗一朵朵飘忽、跳跃,野猫不时吐出一阵  相似文献   
719.
“哆耶舞”是侗族人最喜爱的一种自娱性的集体式舞蹈,具有宗教文化与农耕文化特征,显示了侗族文化的神秘性与娱乐性。侗族“哆耶舞”在形态、结构、音乐、表演及生态生成等方面的原始性与不成熟性,为侗族民间艺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哆耶舞”中所表现出的祭祀性、封闭性、群众性、传承性、变异性等文化特征,体现了丰富的侗族人文精神,蕴含着侗族人朴素的审美追求。生态与民俗的结合、审美与环境的结合、文化与自然的结合,构成了侗族“哆耶舞”审美人类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720.
汉代巾舞、长袖舞作为舞蹈艺术的艺术表演中融入了"稽戏"、"伴唱"、"抃歌"等艺术表演形式,为原本属于"形体叙述"的巾舞、长袖舞增添了"歌诗叙述"和"角色叙事"的手段和功能。"歌诗叙述"的出现,既丰富了巾舞、长袖舞的情感表现能力,又为巾舞、长袖舞以"形体叙述"而演绎"故事情节"创造了条件,从而使得"形体叙述"的"角色化"转变成为可能。"戏楼"的"前台"和"后台"的设计,为演员在表演空间上的转化提供可能,作为"专业性"的"表演舞台"意味着舞台条件的成熟。东汉中晚期巾舞、长袖舞艺术表演形式,已经具备了向"歌舞戏"发展的必备条件,其发展演变的态势已然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