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24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赵璧是蒙古帝国大汗蒙哥(史称蒙哥汗)、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的股肱之臣,蒙元著名的政治人物.赵璧出身贫寒,少有大志,一生经历曲折复杂;虽然屡经党争,但他靠自己过人智慧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赵璧仕途并不平坦,但却是元朝建国功勋,也是元廷精通汉蒙两种语言第一人.因元朝史料贫乏,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被历史风尘所淹没.笔者历时四年,专注于研究蒙元历史,竭力还原一代名臣赵璧.研究赵璧事迹对了解元朝宪宗、世祖朝的政治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2.
冯绍祖校刊《楚辞章句》是较早问世且影响深远的一种评点本,对于该本校刊者冯绍祖,目前学界了解较少。经过考证发现,冯绍祖为冯觐之孙,与黄汝亨交善,且有书信及宴饮唱和之往来。其评论《楚辞》,注重屈子之"怨"情,推重屈赋,许之为"情文",同时在《楚辞》版本择取上,以古为尚,"断以王氏本为正"。  相似文献   
63.
本文是超越传统的研究视野 ,不再限于一地一省 ,立足于云贵川彝族 ,将文献学的方法运用于彝族民间传说及古彝文文献研究的一个尝试。文章通过大量资料的梳缕分析 ,对在彝族传统文化中极有影响的“支格阿龙”的身世出生、姓名进行了考证式的研究 ,揭示了不同文本中关于支格阿龙身世出生及姓名的不同 ,是彝族历史上不同婚俗的反映。最后 ,本文认为 :从支格阿龙身世出生及姓名看 ,彝族的谱牒在人们目前所认识的父系谱牒之前 ,还存在着“母系谱牒”。这个客观事实的发现 ,对于研究彝族古代传统文化 ,会有一个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64.
王士禛主动接近遗民的准确时间是在顺治十五年后,多交遗民具体是在康熙元年以后,他与遗民交游既非毫无个人原则,亦非没有观念冲突 康熙四年任职京师后,王士禛主动结交遗民的态度不复存在,并对遗民生存方式和文学取向提出诸多批评.尤其是康熙帝的眷顾,构成他与遗民交游的一道不可逾越的分水岭 王士禛的神韵诗正是建立在对遗民诗的清理和反驳之上,并在与遗民诗的对立与交叉之中,逐渐成为诗坛的主流  相似文献   
65.
《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发凡起例未有倒文之例。所作本表断限止于天汉。天汉以后为后人所补续 ,天汉以前本表中的倒文也是后人所为 ,非史公原制 ,因而说倒文寓微言深义云云谬矣  相似文献   
66.
作为中日古代文论的重要范畴,"情"与"人情"在字源与语义上相通相连,但同时在各自的思想史与文论史上的作用地位也有很大差异。日本对"情"采取了顺其自然的态度,具有"人情主义"倾向;中国对"情"的抑制时松时紧,但总体上具有"抑情主义"倾向。日本的"人情"一直保持着汉语"人情"的原初本义,专指人的自然感情,而没有汉语"人情"概念所含有的人际往来、人情世故的复杂含义。以江户时代本居宣长为代表的日本文论家,极力抽掉"情"或"人情"的社会性、俗世性、道德性的内涵,使其作为超越世俗道德的含义单纯的审美概念。  相似文献   
67.
史载章怀太子李贤是武后次子,当时盛传其生母是武后姊。诸史中关于李贤的出生、名字、心理行为特征、命运等情况的记载均隐约印证了传言的真实性:李贤极有可能是武后姊入宫后得幸高宗所生,由于种种原因挂靠在武后名下。  相似文献   
68.
李商隐是唐代后期杰出的诗人,《锦瑟》诗是他的代表作,历来解读者不下百家。本文通过分析、对比,认为此诗是作者自伤身世之作。  相似文献   
69.
杜慎卿是小说《儒林外史》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吴敬梓对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以其从兄吴檠为原型。吴檠是吴雱澍子,非过继身份,吴檠本人无亲生子。吴檠极富文学才能,吴敬梓不论在小说还是诗文中都多有称赏,他们兄弟关系并无大的隔阂。吴檠确有男风之癖好,小说中有关杜慎卿的同性恋描写与此相关联,这种断袖之情是导致吴檠家庭大变故的主因。  相似文献   
70.
历代典籍对吴融的记述或详或略,详者几百字,短者几十字甚至十余字.吴融的身世及家族事迹传述不算很广.文章梳理了关于吴融身世、生平及家族方面的相关史料,认为吴融为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生于诗书礼仪之家,家风厚朴,家族中人才辈出,其弟很有可能叫吴蜕,但吴蜕生平事迹不详.吴融的诗歌流传不广,也没有引起后人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