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77篇 |
免费 | 121篇 |
国内免费 | 4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57篇 |
劳动科学 | 31篇 |
民族学 | 159篇 |
人才学 | 67篇 |
人口学 | 27篇 |
丛书文集 | 1195篇 |
理论方法论 | 247篇 |
综合类 | 2640篇 |
社会学 | 397篇 |
统计学 | 1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63篇 |
2023年 | 123篇 |
2022年 | 136篇 |
2021年 | 172篇 |
2020年 | 175篇 |
2019年 | 148篇 |
2018年 | 71篇 |
2017年 | 114篇 |
2016年 | 167篇 |
2015年 | 196篇 |
2014年 | 404篇 |
2013年 | 367篇 |
2012年 | 369篇 |
2011年 | 386篇 |
2010年 | 365篇 |
2009年 | 350篇 |
2008年 | 393篇 |
2007年 | 297篇 |
2006年 | 168篇 |
2005年 | 165篇 |
2004年 | 135篇 |
2003年 | 87篇 |
2002年 | 68篇 |
2001年 | 63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民族认同、宗教认同与国家认同既彼此联系又相互分立,承认三者之间的共存共生关系,要远比强调三者的对立冲突更具现实意义。作者认为应基于共存共生的客观事实,在尊重与包容的总原则下探索三者关系协调发展的路径,主要包括:确保国家认同之于社会个体成员诸多集体认同形式中居于最高层次,进行社会个体成员的国家公民身份建构,通过权利保障及利益分配来维系少数群体对国家的忠诚,加强不同民族及信教群体间的交流与沟通,等等。 相似文献
72.
73.
何雪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7):113-116
从后现代文化分析的角度,对华裔美国女作家汤亭亭《女勇士》中未曾引人注意的疯子叙事进行分析,认为该叙事通过对疯女人癫狂的描写,使癫狂世界与正常世界形成互文效果,从而揭示“疯子”既是父权制和种族主义压迫华裔美国女性的工具,又是华裔美国妇女追求话语权、颠覆压迫的手段。此外,“疯子”还是作者建构华裔美国女性文化身份的策略。 相似文献
74.
范永康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1):98-102
“主体位置”是身份/认同政治的一个核心问题。以“主体位置”取代“主体”,是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哲学的一项重要议题。福柯的主体位置理论提供了两点启示:一是揭示建构主体位置的话语权力机制;二是确立反本质主义的身份政治观。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等流派践行了这两条路线。其中,“去除认同”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向。身份/认同政治应当注意吸收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不仅要关注人们在话语系统、意义系统中的位置,也要关注其在经济系统、国家政治系统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75.
常立伟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
李碧华在面对“大中原”国族论述时流露出对主流国族想象的质疑和不满,在作品中践行着对“国族之魅”的“祛魅”.李碧华消解了以大陆为中心的国族想象方式,以一种支离破碎的国族想象来祛除主流国族定义的权威性,使得国族想象呈现出多解性;李碧华通过书写个体的身份危机来质疑国族共同体对个体界定的合理性;香港意识则是李碧华实行“祛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她力图重构香港在中华共同体构建中的意义和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6.
简敏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Z2)
涓生、汪文宣的家庭悲剧并不仅仅因为失业的打击 ,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多重身份决定了不同价值观、人生观的相互冲突 ,使他们进退两难 ,并最终导致个体精神面貌的分裂 相似文献
77.
准市民的身份定位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朱力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0,(6)
无论在学术界还是日常生活语境中,对农民的定义有两个涵义,一是职业的,二是身份的,人们更偏向于从身份的角度理解农民。大批的农民工进城,在城市形成了一个新的准市民阶层,他们中的多数人将自己的身份定位在农村。而制度障碍、土地牵制、交往局限、社会歧视等因素,使准市民难以与城市和市民融合。长期的不融合会引发诸多的社会问题,影响城市化、现代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78.
虚拟空间是当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份认同是现代性问题的一个热点.文章认为,电子计算机对身份认同影响的研究焦点应当从人与电子计算机之间孤立的、静止的关系转向互动的、融合的关系;不能简单地将过度使用网络等视为病态,而是应当将之看作人们在网络空间中固有身份认同的解构、迷失和对新的身份认同的重新追寻的过程.文章针对虚拟空间使用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应对思路. 相似文献
79.
李岩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1):140-147
在全球化过程中,每一个民族如何在坚持自己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的同时,又使自己在全球化的文化场中获得认可,这是一个十分诱人的当代问题.美国总统布什的清华大学演讲事件是一次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实践,也是全球文化认同的场域.① 相似文献
80.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2):101-110
家庭财产是家庭共同体的物质基础,家庭财产制度旨在保护人类的生存繁衍活动,注重维持家庭共同体的存续与功能,由家长主导财产运行,亲属依据伦理关系获得财产利益。家庭财产领域遵循特殊规则,依身份联系设计财产权利体系,家庭中的财产不可明晰,成员只享有抽象份额,按照需要配置财产利益,个人财产处分自由受限。家庭财产秩序嵌入于伦理秩序,物权法和婚姻法规定存在冲突之时,应该优先适用婚姻法规则。家庭财产规则不宜与物权法简单接轨,物权法定主义在婚姻家庭领域应保持谦抑特性,在夫妻财产领域中应正确适用不动产登记公示原则,不宜机械适用登记生效主义;善意取得涉及家庭唯一居房时,宜考虑家庭成员生存权和夫妻双方意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