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3篇
  免费   424篇
  国内免费   73篇
管理学   413篇
劳动科学   47篇
民族学   812篇
人才学   72篇
人口学   44篇
丛书文集   2482篇
理论方法论   478篇
综合类   4868篇
社会学   544篇
统计学   30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343篇
  2022年   281篇
  2021年   380篇
  2020年   368篇
  2019年   331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304篇
  2016年   368篇
  2015年   480篇
  2014年   826篇
  2013年   701篇
  2012年   767篇
  2011年   731篇
  2010年   629篇
  2009年   596篇
  2008年   652篇
  2007年   462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6 毫秒
81.
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调查泉州幼高专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男生的职业认同感现状,结果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男生的职业认同感处于中上水平;不同专业、不同生源地、不同年级的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男生的职业认同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独生的免费男幼师与非独生子女的男幼师在职业认同感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非独生子女得分高于独生子女。根据这一结果,从社会、高校、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对策与建议,为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男生的培养与管理提供教育启示。  相似文献   
82.
"论坛"介绍:"文景艺文季"缘起于2012年世纪文景成立10周年,它展现文景品牌的出版理念,并力图树立起其文化品牌。2017年为文景创立15周年,本次艺文季的主题为"城市:被仰望与被遗忘的"。在为期两天(2017年7月22、23日)的活动中,有多位不同领域的作家、学者参与主题各异的四场论坛。活动现场还有文景精心布置的书店、咖啡馆、放映厅,  相似文献   
83.
基于集体记忆所形成的共同祖先观念是强化民族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象征着族群社会结构的永久连续性。通过共同祖先意识把民族不同支派成员连接在一起,促使成员对本民族产生归属感和凝聚感,并借此不断强化民族认同,使其社会得以延续。本文以新疆青河县哈萨克族阿巴克克烈部落成员的集体记忆为例,结合相关文史资料,从共同祖先追溯、氏族部落社会组织传承记忆等视角探讨了哈萨克族基于集体记忆的社会延续与民族认同之关系。  相似文献   
84.
现代化过程中族群文化重构与民族自我认同加强是民族文化自觉的表现。维护民族主体性的文化要求中所体现的族群性与国家认同并非对立关系,各民族文化重构过程与民族文化自信的生成过程具有同质性,有着共同的目标及能动性结果。各民族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自觉是民族文化自信宏观叙事下的具体表现形式,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框架下提供了国家认同的前提与保证。  相似文献   
85.
清末以来,一些维吾尔人迁入阿尔泰山草原,散居在牧区深处,与其他族群共同构建和发展出了嵌入式的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他们适应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与其他族群频繁互动,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生成了区分于祖籍地维吾尔人的群体意识。学术界应该重视对散居维吾尔人的调查和研究,以加深对维吾尔族社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86.
在分析跨国族群认同理论主要观点的基础上,考察了在韩中国朝鲜族跨国族群认同状况。在文化层面上,中国朝鲜族跨国族群认同并非笼统地被评判为强化或弱化,而是呈现出多维度分化的表征,体现在由共同的历史文化、韩国时尚文化、韩国人思想观念和中国朝鲜族饮食文化等不同文化取向所形成的族群认同之中。在社会层面上,伴随着不同类型移民政策而产生的在韩中国朝鲜族职业分化,是导致他们跨国族群认同出现群体性分化的主因,表现在身份归属、社会交往、心理认知等诸多方面。本案例不仅补充了跨国族群认同理论的内容和观点,也为当前中国和韩国政府如何促进中国朝鲜族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7.
研究选取在内地高校学习的藏族大学生193人,以及在藏族自治地区高校学习的汉族大学生183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文化层面与个人层面的心理因素进行测量,用以建立跨文化群体的双文化认同整合模型。路径分析结果表明,文化因素—个人因素—双文化认同整合的模型与数据拟合良好,集体主义倾向通过正向影响了个体依赖型自我构念的形成,最终正向影响了跨文化群体的双文化认同整合;个体主义倾向通过正向影响独立型自我构念,最终负向影响了跨文化群体的双文化认同整合,说明跨文化群体对新文化的认同存在环境—个人的交互作用。群组比较结果表明,民族类别作为变量调节了水平集体主义对双文化认同整合混合—分离维度的影响,说明民族的不同也可以作为影响因素影响跨文化群体对新文化的整合。  相似文献   
88.
自1998年《尘埃落定》由人民文学社出版并获茅盾文学奖以来,阿来就成为当代文坛备受关注的少数民族作家。从部落历史到集体记忆再到民间精神,他不断地在汉藏文化的夹缝间、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在人性与神性之间寻找这一地带的文化之根,并形成了一种流散叙事的视角。作家以文化反思的眼光打量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及其影响,并力图从历史溯源、普世写作与语言沟通的维度建构自己的文化身份。然而,他的藏汉混杂身份、他的流散叙事的双重视角似乎与他的寻根之旅造成了一种内在的矛盾,阻碍了其作品开掘的深度,从而不得不面对来自两种强大文化的质疑。  相似文献   
89.
消极网络热词是民众利用网络表达情绪或民意的产物,主要伴生于民众日常生活、非正常社会现象与负面新闻事件。从主流价值观与词语本身情感属性而言,消极网络热词的偏差表现为标签式表达偏差、夸大消极性偏向、立场影响客观三个方面,生成原因源于对主流价值观念的抗拒或不合作、偏向性关注和对抗式或祛魅化解读,而减少消极网络热词需解决社会问题基础、正视网络赋权及构建健康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90.
促进人民群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是当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而构建动力机制、健全引导机制、完善保障机制有利于强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构建动力机制,需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激发认同的情感动力,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认同的利益动力,以理论的科学性增加认同的思想动力;健全引导机制,需要以理论研究为支撑,完善教育机制;以正确舆论为导向,强化宣传机制;以阵地建设为平台,健全导向机制;完善保障机制,需要壮大经济基础,突出利益认同;健全民主政治,增强政治认同;坚持文化自信,强化价值认同;夯实民生基础,巩固社会认同;推进绿色发展,提升生态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