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77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冬天一样在追求着春天的爱又是一年冬天,我喜欢这样的温度和喜欢在这样的温度里安静的思考,关于我那渺茫的梦。一直坚信生命是一个轮回。上个轮回里,我经历了被爱的感觉,这个轮回里,我一直苦苦去追寻那可怜的卑微的爱。上个轮回里,我  相似文献   
42.
中国佛教轮回报应学说,以不灭之"神"为生命、轮回及解脱的主体,不仅远离了早期佛教话语"无我"的轮回,也背离了部派佛教话语"假我"的轮回,又偏离了中国传统话语中关于"神"的内涵.然而,正是在远离、背离及偏离中,经由印度佛教话语与中国传统话语两种异质话语的对话,在接受中远离、背离,在继承中偏离、变通,从而建立了既异于印度佛教又异于中国传统的新话语--中国佛教轮回报应学说.  相似文献   
43.
《东西南北》2008,(7):29-29
  相似文献   
44.
佛教的哲学理论博大精深,其部分思辨性的论证是通过对灵魂(我)有无的主题展开的.围绕着生命轮回的问题.古代印度宗教首先提出了"梵我同一"等思想.佛教不同意这些思想,提出了"五蕴缘起"的理论.论证人的灵魂(我)不具有实在性,强调其"无"的一面.随着问题的深入,佛教进一步阐述灵魂的"我"是"有"与"无"的统一,提出"中道"及"二谛"说.最后由大乘唯识宗通过对"识"的论述,侧重于"有"的一面,完成了"无我"哲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45.
七七丧俗是我国社会历史悠久、流传极其广远的俗信.七七丧俗的理论根源,是天体运动和人体生命运动的七日(包括七月、七年)节律;其生活基础,是古人在"天道唯七"规律下形成的许多以七为节律的民俗事象;其发生与发展之契机,是佛教胚胎学说、中阴身学说、六道轮回观念和目莲救母故事;而其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因,则是中国传统社会浓重的重孝重送终的民族心理.七七丧俗是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相碰撞相糅和的产物.  相似文献   
46.
内化在民俗性格中的佛教观念对我国民众的行为方式乃至信仰心理都产生了广泛而稳定的影响。同时,当代的民俗生活也正以其新的价值取向冲击着传统的心理积淀,使佛教呈现出了鲜明的世俗化倾向。从而印证:只有根基于民俗生活、适应民俗心理需求的宗教,才是有生命力的宗教。  相似文献   
47.
种姓歧视是印度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它来源于奴隶社会的种族征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制度,在现代印度,尽管已经从法律上废除了种姓制度,但由于印度教的深刻影响,种姓不平等仍广泛存在于印度社会,成为影响印度社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48.
陈默 《北京纪事》2010,(4):24-25
说起来,在影视圈内爱好收藏的比比皆是,但最为高调、最为沉迷者,王刚、张铁林和李诚儒算是其中翘楚。其他明星爱好者赵忠祥、张涵予、蔡国庆、郭达等,几乎都对古玩宝贝有着自己的一份钟爱。  相似文献   
49.
作为印度传统精神文明的重要构成,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古圣梵典《奥义书》在凝聚古代印度民族心魂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奥义书》精神体验的基点与信仰理念的核心乃是实现个人"自我"同宇宙精神契合通同的"梵我一如"境界和通过宗教修行超越轮回达到灵魂解脱两种诉求,以阿特曼"四位"说为表征的解脱观念与"梵我一如"思想并行不悖地贯穿于各种部类《奥义书》诗文的字里行间,这两方面内容共同构成了《奥义书》信仰的文化基础和哲理思维的深层蕴涵,支配、影响印度人的精神生活长达数千年之久。  相似文献   
50.
张爱玲的作品历久弥新,正是因为她超越了日常的琐碎,直指人性深处,才使她的作品拥有了一批又一批读者,成为现当代文坛的一个奇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